曼德拉:坚韧斗士
身陷囹圄27载,备受迫害折磨、身染重病,最终争得南非废除种族隔离法,曼德拉的传奇经历、自嘲式幽默感、宽容和博爱信条,让他超越国界,成为世界种族平等的旗帜。
部族“王子”
曼德拉1918年出生于南非东南部小镇姆韦佐。他的父亲是当地滕布人首领约金塔帕·达林迪耶博的顾问,娶了4个妻子,有4个儿子和9个女儿。曼德拉是家中唯一受过教育的孩子。9岁时,父亲去世。那年,母亲把他带到首领约金塔帕的“王宫”中,担任护卫。
23岁时,曼德拉为逃避包办婚姻,逃往约翰内斯堡。两年后,他开始在金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不同种族和背景的学生交往,既遭遇种族主义歧视,也接触非洲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思想,燃起对政治的热情。
初露头角
曼德拉1944年加入非洲国民大会,开始投身政治。这一政党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不分肤色、种族的同等权利。之后不久,他建立非洲国大青年联盟。
在非国大的一次会议上,曼德拉发表题为《自由之路无坦途》的讲演:“治疗我们(南非人)伤痛的时代到了,弥合我们裂痕的时机到了,这个时代应由我们建立。”不少人评价,这次演讲是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宣战书”。
1960年,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曼德拉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同年3月21日,南非军警在沙佩维尔血腥镇压参加大规模反种族歧视示威游行的民众,69人丧生,超过100人受伤,酿成震惊世界的“沙佩维尔惨案”。
狱中“播种”
1962年,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出国罪”逮捕曼德拉,两年后又以“企图暴力推翻政府”罪名,判处他终身监禁。
直至1990年获释,曼德拉在狱中度过27年。
《漫漫自由路》写道,曼德拉最先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地方监狱,“衣服被扒走,发放一套非洲人‘专用’囚服:一条短裤、一件粗卡其布衬衣……”,曼德拉以不穿短裤抗议。
狱警后来允许曼德拉穿长裤,但把他单独关押。曼德拉在自传中写道,单独关押时异常寂寞,有时“想与一只蟑螂聊天”;想用苹果“收买”一名狱警,与他聊聊天。
1964年,曼德拉被转押到罗本岛。他回忆,那里的狱室不足4.5平方米,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囚犯穿短衣在持枪看守监督下采石。不过,在罗本岛,曼德拉获准在院子里开辟一处菜园子。“种一颗种子,看着它成长,照顾它,收获,给我带来简单和持久的快乐……某种意义上,我把菜园视作我生命的一种象征。”
身陷囹圄期间,曼德拉始终无法与家人见面。1969年,曼德拉24岁的儿子滕比在一起车祸中丧生,而他没能获准参加葬礼。“当我得知儿子死讯时,我(身体)从上到下都在颤抖。”
继续征程
1990年2月11日,遭囚禁27年后,71岁的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正当外界担心一场“复仇”不可避免时,曼德拉选择用宽容与和解征服世界。他告诉一些激进的黑人组织,现在不是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把你们的武器扔进大海。
1993年,南非议会以压倒优势通过新宪法,将原本属于白人的权利扩大至全体南非公民。同年,曼德拉和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选举中,曼德拉当选首任黑人总统。执政期间,他极力推行种族和解政策,提高黑人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同时注意维护白人权利,保证他们安居乐业。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