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给“大妈”贴标签了
新闻背景:近日,网曝一外国小伙在北京街头扶起一名中国大妈,却被讹了1800元,引发舆论热议。不久,这一“大妈讹老外”事件发生戏剧性转化,北京警方经现场调查并调取监控录像查明,这名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在人行横道内将大妈撞倒。警方依法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并将对外籍男子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罚。随后,“大妈讹老外”视频发布者发微博公开道歉。
盲目跟风引爆热点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这一次大妈会被冤枉?可能是“讹诈”了老外,有失国格,网民有点受不了。但更本质的原因在于,类似的被人救命却被倒打一耙的故事消费了中国社会业已稀缺的品质——善良与同情。
新华网:客观理性的真相,在这个微传播时代越来越稀缺。什么惊悚、什么吸引眼球,往往就会成为讯息攀附的“爆点”。在网络化的海量资讯中,传播与扩散变得异常容易,评价与站队也更是司空见惯,但公共理性显然还没有培育起来。一边倒的不求甚解、甚至别有用心,很容易成为舆论倒逼的力量。
新京报:“大妈讹老外”的戏剧性转化,表明当下舆论对“老人摔倒”的过度消费,并不假思索地为其贴上了各种醒目的标签。近来媒体报道了不少“老太摔倒讹人”新闻,很多人或许就此产生一种幻象,仿佛许多老人都跑马路上讹人去了,以致掀起一场莫名其妙的“坏人变老”还是“老人变坏”的讨论。
中国新闻网:这起“讹人”事件,别有用心的始作俑者固然可恶,但一些人在跟风过程中失去理性也是不可取的。除始作俑者外,每一个煽风点火、道听途说之人,都是间接的帮凶,都应该真心地对这位大妈道一声“对不起!”
莫让假新闻伤了民风
荆楚网:失实的消息进入公众视线,陷入“碰瓷敏感症”的媒体和公众,没有时间去探讨事件背后的真相,扭曲的放大镜亦让人的观念扭曲。因此,媒体应担负起主要责任,避免制造充满负能量的假新闻。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更应让人们相信扶起摔倒的老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被讹而滋生的冷漠。
中国新闻网:“扶人遭讹诈”的假新闻虽已澄清,但很多看了前半截新闻的民众并不知情,恶劣影响已无可挽回,让诸多国民本就犹疑的“扶人”之事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假新闻加剧国民之间互相猜疑和不信任,恶化了民风。
新京报:最初曝光此事的那名拍照者,带着标签化思维“制造”了新闻,没有认真核实,就得出了“疑遭讹诈”的结论。一些媒体转发时,更是不问细节,直接断定属于讹诈。于喧嚣的网络空间中,媒体从业者更应该坚守新闻道德,头脑冷静,尊重新闻事实,如此方能将真实的信息呈现给公众,也才能有助于社会去除浮躁的虚火。
红网:一些媒体习惯从道德的制高点上鞭挞社会阴暗面,但越是这时候,越应该冷静,不能被网帖牵着鼻子走,失去基本判断和思考能力。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纠纷,最后变异成“坏老太”事件,个别媒体这次为博眼球跟风炮制的假新闻无形中放大了社会的丑恶,渲染了社会冷漠,从而损害了本就脆弱的道德生态。
会思考比急站队重要
河南商报:作为受众,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应该学会思考。不要让别人的大脑代替了自己的大脑。假如网友客观理性地用常识去质疑,那么“摔倒女子讹诈扶人老外”这个假新闻也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做一个理性的信息接受者,很多时候,弄明白了真相,再愤怒也不迟。毕竟,比愤怒更重要的是真相和理性。
齐鲁晚报:扶老人被讹诈,一直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道德伤口,如今再捏造“扶大妈被讹”则是在伤口上撒盐,丝毫无助于重建社会的信任。维护正义的本能让人在面对丑恶时容易变得冲动不理性,动辄抡起道德大棒批评也成常态。有图无真相的网络时代,会思考比急站队更重要。
人民网:杜撰“倒地讹人”事件,只会放大道德行为的成本,令良善者后怕、令道德者纠结。它在成全“该出手时不出手”合理性的同时,也令自己陷入无人伸手的危险之境。一两个坏老太,或者三五个坏大妈,说到底不过是袖手旁观者的一个小马甲。只是,在这种轮番的杜撰与虚构之下,本就脆弱的道德空气日渐稀薄,而冷血者,真的就越发心安理得?
新华网:一场民事纠纷,引发一场舆论风波。众声嘈杂,遗憾的是,在该事件中,不少人沉浸于盲目褒贬的道德快感中,而法律层面就事论事的解读,则一定程度上缺席了。“老外撞大妈”事件,各方责任判定,终究还须回到法律视野中来,真相不明、结论先行的做法,难免造成误伤;而在价值判断中多灌注些法律意识,公众围观此类事件时,也能多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