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
蒋承勇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迎合了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需求,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平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迎来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拓展到了网络,教育者也应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已经成为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树立阵地意识,探索“网络思政”的思路、方法,将“网上思政”与“网下思政”融为一体,真正形成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合力,提升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网络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不仅仅是手段的更新,更是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式的全方位拓展和创新。网络环境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传统的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在网络时代,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察员、发布员、调解员、咨询员和引导员,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的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才能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是思政工作新的挑战和机遇,要具备“网络育人”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路子和做法。2012年3月,浙江工商大学成立了省属高校第一支“网络辅导员队伍”,将思政工作平台由现实延伸进了互联网。学校通过思政工作进网络的探索,建立起网络思政新阵地,努力打造一片清朗的网络天地。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大力加强校园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做大、做实、做强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络阵地,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功能。自2011年4月以来,浙江工商大学建立了以学校官方微博为主导,以各二级单位微博、社团微博、师生微博互动的微博运行矩阵,一批懂新闻、会传播、有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心理素养的思政工作者活跃在网络平台上。
网络的运用还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平台,为推进网络问教、助力校务公开提供了新的思路。浙江工商大学官方微博在探索中逐渐发挥了宣传学校、了解动态、把握舆情、接受咨询、解答疑问、解决问题的功能。在载体创新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内容的建设,努力探索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思政工作。
网络并不可怕,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尽早摆脱网络隔膜与恐惧;只要辩证看待,积极尝试,理性介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打开全新的格局。网络时代,思政工作天地更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时代人”的身份引领着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网络中遨游成长。但是,也应认识到,网络思政要以“有温度、有呼吸、有情感”的“网下思政”为基础。虽然网络思政工作已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毕竟有“网”相隔,传统的“网下思政”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答疑解惑有着“网络思政”无法比拟的亲近感、存在感,在师生情感培育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不能排斥传统的网下思政,而要以传统思政工作的情感,去培育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灵之花。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