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让中华古籍“鹤发童颜”
线装书,厚重的文化符号
记者 童桦
本报讯 正当人们为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未来争论不休时,线装书以其复古、手工,印量小、价值高、值得收藏等特征逆势进入图书市场,进而成为部分爱书人的案头物,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来到了位于杭州萧山区义桥镇的杭州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这家创建于1998年的公司,15年来一直坚持用宣纸手工制作古籍线装书,目前已成为全国古籍类出版社的线装书定点制作单位。
在位于该公司三楼的陈列馆里,记者见到了公司历年来手工制作的线装书。4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竖立着整排的书柜,高矮错落,让人眼花缭乱。只需随处一瞥,便可看见《山海经传》《医方小品》《集韵》《笑话新谈》等数百种读者以往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线装书。它们整齐排放,可谓卷帙浩繁。“中国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西泠印社等数百家出版社,现在都找我们定制线装书。”该公司副总经理倪韬介绍说,全国范围内能够制作线装书的企业并不多,“整个浙江只有三家,也只有我们还在坚持手工制作线装书。”
制作一本线装书,难度有多高?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杭州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的线装书又有什么特色?公司总经理张国富领着记者走入生产一线去一睹究竟。
“线装书的价值之所以高昂,甚至一套书动辄上万元,宣纸的成本占据了很大一块。”他说,影印纯文字的古籍需要用到生宣纸,画集则需要用到熟宣纸,“画片要求色彩还原真实清晰,所以要用渗透能力较低的熟宣纸,文字用的生宣纸是从福建引入的,那里的纸张更适合古籍印刷,这是我们的特色。”
除此之外,熟练的人工也是杭州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能够获得众多出版社青睐的原因之一。“纸质书一上机器就可以成捆成捆地落地,但制作线装书的员工必须经过半年培训才能上岗操作某一道制作工序,而想要完全熟练则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实践,所以这些熟悉工序的工人都是宝贵人才。”张国富说。
厂房一楼,一人一机,工人们捧着一叠叠的宣纸,仔细对照内容和裁切;厂房二楼,一人一桌,工人们用手中的尺子折页。“一本线装书的出现,必须经过折页、检验、栏角对齐、穿纸钉、上封面、钻孔、配本等18道工序。”一本本散发着油墨味的线装书整齐地叠放在厂房尽头的书桌上,随手翻开,便是古意,“因为我们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孤本、善本的本来面目,所以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博物馆等一些国外单位也会找到我们,像《中华再造善本》《中医古籍孤本大全》这些国家古籍线装书重点项目也都在这里印刷。”
鲁迅曾说:“看洋装书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所以,我在叹气之后,就去寻线装书。”和鲁迅当年单纯地推崇线装书本身功能相比,如今的线装书已演变为一种昭示着品位与学识的文化符号,流露出浓郁深厚的怀旧风情,更成为一种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欣赏需求的商品。
“线装书体现的是一种阅读情怀,在当下讲求文化素养的背景下,它的再次流行理所应当。”张国富补充道,“另一点是,线装书的品种大多是普通读者无法见到的孤本,对于学者们来说,这样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他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将整个公司的业务定位为宣纸手工制作古籍线装书。“我从事古籍印刷已经接近30年,线装书的每一道工序我都熟悉,当年公司每年只能印刷6个品种的线装书,现在每年已经高达数百种,工人也增加到了120余人。”他回忆道,线装书的再次风行始于2007年,“是国家对于文化的重视,助推了这一股风潮。”
打造古籍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古籍博物馆,这是张国富接下来的设想。“还有许多孤本和善本藏在各个博物馆和个人藏家手中,我又找到了一处5000平方米的空间,希望能用线装书填满它,给读者带去更多的阅读享受、文化情怀。”
他的梦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