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绘画,守住人文情怀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金晓依 郑维维
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往往善于将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融会贯通,并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作品中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几天,我省各地都吹响了备战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号角”,其中青年是创作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同时,又有这样一种隐隐的担忧存在——不少年轻创作者对严肃题材绘画避而远之,对主题性创作缺乏热情,而对另类的偏执追求大于对人文情怀和思想底蕴的追求。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杨参军站在一幅油画系研究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前,看到这幅作品时他感觉心紧抽了一下。画面上,一条绳索勒住小鸟的脖子,这种对死亡的“个性化”渲染让他唏嘘不已,“现在年轻人的想法真怪。”
毋庸讳言,在青年一代的美术创作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非主流的暗黑系作品,比如,渲染死亡、歧视等等。“鼓吹死亡绝不是艺术中的‘向死而生’,对颓废的渲染不是年轻人应该追求的艺术自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在青年学子中这种不良的创作苗头要打住。
“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文化正能量的美术作品诞生,营造出一种养心的氛围,这样的作品才具有传播的力量。”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认为,青年艺术家阅历浅,容易丧失判断力,有必要在艺术创作中给他们布置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规定动作”选题。
不少老艺术家都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创作严肃题材的绘画作品,社会大环境纷繁复杂,年轻人很难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醉心创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不断挤压、碰撞,接受非主流文化仿佛成了一部分年轻人追逐个性张扬的一种方式,他们追求艺术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作品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彰显自我和个性。
“年轻人喜欢张扬个性没有错,但很多年轻人对主题性历史画没有任何概念,仿佛现在提主题绘画就会有‘落伍’的感觉,这就有点片面了。”著名老艺术家韩黎坤说起这种现象不无担忧,他说,“实际上,主题性绘画创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类型和表现手法,有其艺术价值,在国外的美术大展参选作品往往也是主题性的‘规定动作’和个性化的‘自选动作’并存。很多西方绘画大师流传至今的宗教历史名画,其实都是命题的主题绘画,这些大师在共性的主题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感受,反映出了个性,所以能千古流芳。”
“青年艺术家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晓得‘怎么走’。每一种创新都是有源头活水的,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省美协秘书长骆献跃说,浙江是中国画的重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为代表的浙派人物画家,吸取了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化素描块面造型为意笔造型,大胆引入了西洋画的色彩表现,创作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种创新有着文人气息、笔墨特点的代代传承,是有历史根源的。
一代代青年艺术家如何接过旗帜,延续浙派辉煌?“要找到我们艺术的‘根’在哪里?在传统中寻找拓展的方向。猎奇不是出新,即使已经形成了创新的思维,也要有能力将其把握好,艺术地传递出来,这都离不开人文底蕴和对传统的传承。”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说,不少年轻人容易犯主题空泛的毛病,要引导他们从“关注自我”更多地转向对社会群体的关注,才可能让他们的艺术呈现出博大的气象。
青年艺术家不能少了朝气,更不能缺乏人文情怀的底蕴,这样,他们的路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