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20万元手术费煎熬一家人

“透明孩”,可安好

  本报杭州11月6日讯

  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李佳珊

  前天上午,慈溪汽车站,吴琼芳挤入熙熙攘攘人群,赶车去上海儿童医院,接两个多月大的女儿安琪出院。

  “终于可以抱抱女儿了。”吴琼芳说,这两个月来,每逢周一、周四都是她最期盼的日子,这个日子是上海儿童医院允许家属探视重症病人的时间,隔着厚厚的玻璃,吴琼芳能看女儿5分钟。

  “出生才两个多月的婴儿,本该幸福地躺在母亲怀里,可是安琪却只能孤单睡在小床上,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温暖的抚慰,承受着病痛折磨。”吴琼芳心痛地说。

  吴琼芳来自广西,丈夫是江西人,5年前来慈溪打工。今年8月20日,在期盼中,她的女儿安琪呱呱落地,但是这个漂亮的女娃却是个“透明孩”。

  吴琼芳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是安琪出生那天爸爸拍的。照片里的小安琪双腿调皮地翘起,与常人不一样的是,她肚子上顶着一个排球大小的透明球:安琪的腹部缺损,脐膨出,内脏外翻,只有一层透明的膜包裹着露在体外的内脏。肠子、肝脏等器官清晰可见。

  吴琼芳的眼里满是泪水,视线一直停留在照片上。她哽咽着说:“一放到床上,孩子就会难受得呕吐,只有抱着,安琪才舒服一点。”白天,妈妈和奶奶轮流抱,晚上,妈妈抱一整夜。

  孩子一出生,医生就建议他们去上海治疗。第二天,奶奶抱着小安琪坐大巴车去了上海儿童医院,医生说,安琪个头比较小,大肠也小,可以通过手术将内脏放回去。诊断结果让奶奶重燃了希望,但得知入院得先交10万元、完全治愈起码需要20万元的费用时,奶奶又绝望了。

  吴琼芳家境贫困,一家四口就靠安琪的爸爸每月3000元的收入生活,家里拿不出一件值钱的东西。20万元的治疗费用,让全家人一筹莫展。从儿童医院出来,奶奶想给安琪找个好的出路。她联系了3家上海的福利院,希望能收留孙女。但由于孩子的父母都健在,福利院说不符合收养规定。

  在家煎熬了10天后,安琪的病情发生变化,家人连忙把她送到上海儿童医院。由于包裹着内脏的那层透明膜已经破裂发炎,错过了出生后6到8小时的最佳手术时间,医生担心家人会承受不起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奉劝家人放弃治疗。

  安琪的爸爸坚持要救活自己的女儿,他日夜兼程回江西老家筹钱。慈溪当地媒体也连续报道了“透明孩”安琪的病况,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5.7万元。

  让吴琼芳欣慰的是,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小安琪的病情已有好转,医生说安琪膨出部位的膜开始变厚,长出了一层薄薄的皮,大大降低受感染的风险。

  要出发了,吴琼芳把身上仅有的25元钱藏在了贴身的口袋里,这是夫妻俩在上海两天的伙食费。“下一次最佳手术时间是安琪一周岁时,在接下来的9个月时间,每半个月需要在上海检查一次,估计还需要医药费10多万元。”吴琼芳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继续筹集巨额医药费,再也不让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多捐1元钱,就是多一分希望。如果您想帮助小安琪,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068,也可以通过银行捐助,账号:6217251400012931350,开户行:中国银行慈溪支行营业厅,户名:高金华(安琪的奶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透明孩”,可安好 2013-11-07 3245940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