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水经注

工程篇

  【人物】:马臻

  【名片】:东汉会稽郡太守

  【驯水记】:鉴湖陂塘 灌溉巨制

  俯瞰绍兴,由北望南:杭州湾、山(阴)会(稽)平原和高耸的会稽山脉,间或数十溪流,呈“大海—平原—湖群—山脉”的台阶式地形。东面,曹娥江;西面,浦阳江等水系。一遇山洪,湖堤决溢,平原成泽国。一旦大旱,湖水有限,农田失灌溉。

  马臻到任后,将历代修筑的湖堤加高培厚,并增筑新堤,使之连成一个整体,共长127里。这条大堤以会稽郡城为中心,又分为东西两大堤段,东段起五云门至曹娥江,堤长72里;西段起常禧门到浦阳江,堤长55里。

  人工大堤与南边会稽山麓围成了周长310里、宽约5里的狭长形大湖,这就是鉴湖。鉴于东部地形略高于西部,马臻在湖中间又修了一条6里长的驿道作湖堤,把鉴湖分成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又由于湖面高出堤外农田丈余,而农田又高出杭州湾海面丈余,于是形成了自流灌溉的形势,加上斗门、闸、堰与涵管等一整套设施,使得鉴湖既能灌溉、又能排水。据史料记载,当时鉴湖可“溉田九千余顷”,使“浙以无凶年”,绍兴一带很快富庶起来。

  【诗云】:“八百里堰曲陂深,十万家春祈秋报”。

  【人物】:李泌

  【名片】:唐杭州刺史

  【驯水记】:钱塘六井 泽被百姓

  唐代宗年间(762~779年),杭州刺史李泌为解决杭州因成陆未久,地近江海“水泉咸苦”,不宜饮用的困难,在城内开凿六井:相国井(今解放路井亭桥西,因李泌后升任宰相,后人称它为相国井)、西井(今延安路南口)、金牛井(在西井西北)、方井(俗称四眼井,在金牛井西北)、白龟井(在今龙翔桥之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在今小车桥附近)。这六处水井,都不是穿地而成,而是用“开阴窦”的方法,即在涌金门至钱塘门之间,沿湖分置水闸,掘地为沟,用竹管引湖水入井。所谓“井”,也就是容积较大的地下蓄水池。因为井水引自西湖,西湖的水源出自山泉,水质很好,从而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要,从此,“民足于水,井邑日富”。

  此后,白居易、钱镠等后任官吏相继浚湖,凿新井,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的需要。在西湖的开发中,钱镠还利用天然风光、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使西湖由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转化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苏东坡、杨孟瑛则修建了苏堤、杨公堤。

  【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人物】:王元暐

  【名片】:唐鄮县县令

  【驯水记】:它山堰 千年不腐

  它山堰堪称水利史上一个奇迹,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在宁波市鄞江镇西边的它山旁,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

  它山堰工程蔚为大观,现代测量堰全长134.4米,堰面宽4.8米,堰高10米。堰体用长3至5米,宽0.5至1.4米,厚0.3米的条石砌筑而成。为使堰体坚固,冶铁灌之。堰身中空,堰顶可以溢流。堰建成后,又在南塘河上分别建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矸闸,以启闭蓄泄,使它山堰成为一个引泄完整,滞蓄可靠的水利系统。

  它山堰建成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它选址相当合理,设计科学,既能抗旱泄洪,又能调节入南塘河的水流量。潦时七分归江,三分入溪;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归江。它山堰有石级36级,堰下水位落差很大,每逢大雨过后,上游山洪猛泄,洪水漫过堰面,气象万千。

  站在它山堰上向上游眺望,百余米外靠近西岸的水中立有四根石柱,这是南宋淳佑年间修建的回沙闸残存的四根槽柱,柱上刻有“回沙闸”、“则水尺”字样,并刻有水位标高刻度。这些设施都起着调节水位水流的作用。

  相传王元暐在选择碶址时,从上游放下三只木鹅随水而漂,在木鹅停下地方定址造碶。千百年来,“王令当年放木鹅,身营三碶隔江河”的诗句仍传诵四方。

  【诗云】:“十里犹闻震地雷,海神惊惧勒潮回”。

  【人物】:朱轼

  【名片】:清浙江巡抚

  【驯水记】:鱼鳞石塘 捍海长城

  1720年,由朱轼主持,于海宁老盐仓一带创筑鱼鳞大石塘五百丈。1724年7月,浙西沿海风潮大作,暴风巨潮席卷海宁,冲坏所有土石塘,唯鱼鳞大石塘安然无恙。

  鱼鳞大石塘承袭了明代纵横叠砌鱼鳞塘的结构形式,但有重大发展。首先,针对海宁一带塘基易受冲刷淘空塌坍的弱点,在塘基布置了密集的“梅花桩”和“马牙桩”。“梅花桩”木围周一尺四寸,长一丈八尺;“马牙桩”木围周一尺五寸,长一丈九尺。每筑塘一丈,用“马牙桩”80根,“梅花桩”70根。“马牙桩”分作四路排列,塘口设二路,塘基中部和后部各布置一路。“梅花桩”分别布置在“马牙桩”之间。

  海宁一带多属粉沙土,沙性涩汕打桩是个难题。后来一位老塘工想到,“用大竹探试,等检定沙窝,再下桩木,加以夯实,梅花桩以五木攒着一处,同时齐下”,果然取得成功,完成了老盐仓一带的鱼鳞大石塘的修筑工程。

  一千多年来,筑塘技术从土塘、柴塘发展到石囤木柜塘,直到明嘉靖年间,杭人终于探索出鱼鳞式石塘这种成熟的技术。至清乾隆末年,沿江建起280公里巍峨坚实的鱼鳞大海塘,保护了杭、嘉、湖平原经济的发展。

  【诗云】:“鱼鳞屹如峙,潮汐通江瀛”。

  【人物】:贺循

  【名片】:西晋会稽内史

  【驯水记】:西兴运河,通涉五洲

  贺循世居山阴,熟悉故地地理:自马臻筑建鉴湖后,山会平原基本水旱无虞,山会平原水道多为南北流向,东西不得贯通。贺循决定疏凿一条东西走向的水道,以方便山会平原水路交通,促进物流和经济发展。

  贺循,在任会稽内史时,组织民力疏凿西兴运河。永嘉元年(307年),一条东起山阴郡城,经柯桥、钱清,西至钱塘江边西陵(今萧山西兴)的西陵运河(后改名西兴运河)全线疏凿开通。运河全长92里。

  后来,西兴运河又东连曹娥江,直达宁波,史称浙东运河。到隋朝,在京杭运河开凿以后,浙东运河又与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通,经浙东运河可直上京津诸地,并可通达全国各地。

  西兴运河疏凿,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山会平原的水位,更好地保证农田灌溉,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提高鉴湖的水利功能,而且使山会平原最终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为整个浙东的交通、物流、军事提供了便利。

  而今,西兴运河正作为中国大运河三大水系之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2014年6月将最终确定能否进入世界文化遗产。

  【诗云】:“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水经注 00018 工程篇 2013-08-30 浙江日报2013-08-3000020;浙江日报2013-08-3000015;浙江日报2013-08-3000030;浙江日报2013-08-3000023;浙江日报2013-08-3000016;浙江日报2013-08-3000017;浙江日报2013-08-3000018;浙江日报2013-08-3000019;浙江日报2013-08-3000022;3107697 2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