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水经注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花了九年时间,没有把洪水制服。

  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各地。

  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有一次他在家门前经过,恰逢儿子出世啼哭不止,他也没进去看一眼。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水经注 00018 大禹治水 2013-08-30 3107714 2 2013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