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16%的人会在夏季出现情绪中暑

调整情绪,给心一片清凉

  本报杭州8月7日讯

  记者 石天星

  烦躁,坐立不安,脾气大,动辄发火……你是否正纳闷:这些天,我是怎么啦?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而你的心已被炎炎烈日点着了,根本静不下来。

  “今夏是多年罕见的高温天,不少人都因天热而心绪烦乱,我们把这叫做‘情绪中暑’。”杭州市三医院精神卫生科心理医生土晓东说,入夏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到几名“情绪中暑”病人。

  土晓东说,“情绪中暑”不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它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高温天气所引起的情绪反常。高温下,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有时也会出现“刹车板”不灵的状况,表现出来就是莫名的烦躁、容易与人起冲突,严重的还会引发失眠、肠胃不适、心慌、尿频等生理反应。在正常人当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发生“情绪中暑”。

  每当有病人出现疑似“情绪中暑”症状,土晓东会着重询问两个问题:最近生活是否有规律?最近有没有遇到让你压力很大的事情?“如果病人的作息与平时一样,也没有突然面临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那就可以诊断为‘情绪中暑’了。”

  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医生陈正昕这几周也接诊了不少“情绪中暑”患者。“对于单纯的‘情绪中暑’病人,医生主要是教给他们一些情绪控制法,比如呼吸训练、冥想以及肌肉放松练习。叮嘱他们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傍晚时出门散散步。”陈正昕说,如果病人还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就需要再开些药物来抑制发病的苗头。

  “大部分的‘情绪中暑’都在正常的情绪反应之内,不必急于求医,可以先尝试做一些心理调节。”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胡少华说,“情绪中暑”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情绪失控,释放出的不良情绪都有根可寻,归结起来是对现实不满,认为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

  胡少华发现有三类人最容易“情绪中暑”,即敏感的人、情绪化的人以及个性内敛的人,而他们的不良情绪主要有四类:抑郁、焦虑、恐惧和强迫,其中以抑郁和焦虑最多。胡少华说,敏感的人情绪波动更大,情绪化的人会带着自己的情绪去评判周围的人和物,周围的环境也会引起他们内在很大的反应,而个性内敛的人情绪不善于疏泄,表面平静,内心实则痛苦万分。“预防‘情绪中暑’,深层的是养心。”

  对于如何养心,胡少华也给出了建议。如果是性格上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就减少一些道德上的拷问,别老问自己“应不应该做”,而多问问自己“喜欢不喜欢做”、“愿意不愿意做”;如果是对安全感需求强烈的人,就告诉自己要增强风险意识,勇敢地去接纳、承受和面对,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最后是对于幸福的理解,不要问自己到底幸福不幸福,而要多问自己能不能过得更幸福。”胡少华说,心理学上有一个公式,幸福等于个人成就除以期望值。“个人成就是很难改变的,但期望值却是自己可以调适的,设立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就是获得幸福感的捷径。”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调整情绪,给心一片清凉 2013-08-08 3136439 2 2013年08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