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视野

“骗补门”
须治本

  江苏省质检院被曝联手日出东方太阳能公司骗取国家太阳能惠民工程补贴款。最近,江苏省质监局表示,江苏省质检院存在多项问题,暂停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验项目计量认证资质6个月,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质检机构本该以公平公正为天职,严于自律,慎言慎行,如今却联手企业作假,明知故犯,理应从严追究。质监局作为主管部门,也应深刻反思自己的监管缺失责任。

  其实,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前些年,不少名牌牙膏打着经过“全国牙防组”认证的旗号,结果人们发现,“牙防组”的“认证”居然收费。而“银广夏事件”曾引发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疑;“陕西宝马案”则让公证机构公信力扫地。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和中介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有关。当前,不少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关系暧昧,究竟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还是行使社会中介职能,很难说清道明。另外,由于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不一致,中介机构在拥有某些政府部门权力的同时,却“游离”政府管理的范围,有人趁机从中渔利。长此以往,不仅中介机构名声狼藉,就连政府相关部门也会受到公众质疑。

  壮士断腕,此其时矣。“骗补门”事件,应该有关部门引起警惕。治标更需治本,对中介机构的社会性和独立性作出明确规定,打破部门管辖机构的框架,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使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在责权上做到各归其位,使中介机构做到违法必究。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视野 00020 “骗补门”
须治本
2012-11-29 浙江日报2012-11-2900013 2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