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民幸福吗
——美丽乡村的本质,是改善村民生存质量,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我学农,毕业后一直在乡镇工作。跟农民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我知道,“美丽乡村”绝不是一项政绩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认真地问一问,村民幸福吗?
今年开始,玉环县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村庄整治和清洁家园的基础上,向“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身心美”的综合美丽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清港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全县五分之二水系纵横全境,最高的大雷头山脉巍立东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建设美丽乡村大有可为。
但是,当前不少镇、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急功近利,以大拆大建求立竿见影;二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当成乡村旅游开发,热衷投资开发。这样的做法,结果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让村级经济不堪重负。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清港确定今年力创台州市美丽乡村先进镇,我就不断地强调,“美丽乡村”的本质,是一条改善村民生存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途径,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基于这些认识,清港的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因地制宜。位于西北区块的5个村已形成5000多亩的葡萄园区,重点配套建设农家乐,提升旅游品质;徐都塘田园风光秀丽,区域一村一品特色鲜明,则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生态农业园;东部以大雷山为核心,串联9个山村,打造登山休闲旅游区。
生态不等于封闭,今年镇政府重点投入建设交通设施,让东部山区的15个行政村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等明年春节省重点工程、76省道南延复线建成,这里的2万多村民将融入全县半小时交通圈。大雷头山海拔400多米,镇政府已先期投入200多万元,分别修建了车行游步道、沿溪游步道、林间游步道,给游客更多的选择。
美丽乡村建设,也激发了村民们对家园的热爱和科学发展的热情,他们变得珍爱环境。10月,清港完成了最大水系同善塘7.2公里河底的清淤,明年将完成全境所有水系的整治。11月2日,全镇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开工。为了建成四季果园,徐都村2000多村民一致同意,集合全村1000多亩土地流转承包。
村民正在期待,更加幸福的未来。而我,也在努力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