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郑初一连线家乡——
美丽乡村再出发
通讯员 徐祝安 江益军
本报开化11月10日电
记者 杨振华 毛广绘
通讯员 徐祝安 江益军
“嘀铃铃……”下午1时40分,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大学生村官童俊萍的手机铃声响起。
是郑初一书记,童俊萍赶紧按下免提,让聚集在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村民们,都能聆听来自北京的声音。
正在北京参加十八大的郑初一,趁会议间隙打来电话,妻子夏丽娟接过手机说:“初一,大伙儿这几天心里特别激动,特别关心十八大,就等着你来讲讲新精神!”
“你在北京开会,大伙儿都感觉离北京特别近,离党中央特别近。”村文书徐雨录在一旁插话道。
“哈哈,我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心里也是真激动呀!”电话那头的郑初一声音洪亮。
“报告里有啥新政策,给大伙讲讲嘛。”村委会主任林春水挤到电话前大声说道。
“十八大报告非常重视‘三农’问题,把它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听了报告,特别是读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时,我心里很振奋,我们农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等着你回来带我们干事业呢!”电话旁的村监会主任童年苟还不忘告诉书记,书记到北京参加十八大,村干部更感到了压力和动力,这几天大家每天8时前就赶到办公室,早早安排好一天的工作,让他在北京安心开会。
电话那端传来郑初一的笑声:“报告中说,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与报告对上了。”
郑初一接着说:“报告对发展新型农业非常重视,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了,与我们村的实际情况非常对路。十八大后,我们要根据报告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利用好村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好农家乐旅游,让更多农户受益。”
由于会务安排紧凑,电话连线很快要结束。“虽然这几天都忙到凌晨,但劲头足得很!”郑初一越说越激动,“听了报告,我准备把自己的发言材料再好好修改一番,发好言。”
连线北京的电话挂断了,但金星村村民的讨论没有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