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契合的现实途径
傅勇锋
推进“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实现“我们”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契合发展,对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基本的道德规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价值观契合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的契合是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和个体世界观、人生观、行为观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个体精神回归集体价值的重要途径。
价值观的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生命力在于大众化、普及化,影响力在于引领性、包容性。因此,只有被群众所接受,实现个体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向心力。
价值观的契合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变革、利益分化的发展环境中,个体人群出现的利益性、功利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部分社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价值观的契合,引导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价值观的契合是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群众期待。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个体的发展性要求和利益化需求更加强烈,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就是“我”的价值观对“我们”的价值观的期待更加突显。推进价值观的契合,是对以人为本发展的积极回应,对于提高社会个体的发展自信与自觉,提升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价值观契合的几个关键
“我们”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的契合,是社会个体和群体精神、价值相互适应,整体提升的过程,必须立足长远,坚持长效。
契合要体现包容性。价值观的契合是价值的融合。要在“我们的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我”的价值观对接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既尊重个体的价值追求,又认同群体的社会责任,确保“大河有水小河满”,避免“大河无水小河干”。
契合要形成切入点。价值观的契合是情感的融合。要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因势而行,抓住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群众关注点,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两者的相互契合找到融洽的社会心理环境。
契合要坚持实践性。价值观的契合是发展的融合。要体现实践性和前瞻性,既紧跟时代,又立足长远,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在心理上有更大的认同,在情感上有更多的贴近,在实践中找到契合的价值通道。
价值观契合的实现途径
“我们”的价值观解决的是社会群体精神回归问题,“我”的价值观针对的是个体价值判断问题,两者的契合需要“我们”的价值观引领,更需要“我”的价值观践行。
加强引导,实现理念上的主动对接。要在目标方向上同频共振,引导群众参与“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把提炼、学习、践行作为形成社会价值导向的过程,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特别要加强对当前热点社会事件的理论解读,让更多的人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现实问题。要在路径方法上协调推进,用群众化的表达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价值观—“我”的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推进践行,实现行动上的常态融合。努力设计活动载体,形成工作抓手,突出群众主体,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等活动阵地的作用,通过文艺、文化、文学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群众参与面,以系列化的活动为群众提供便于参与、易于参与的发展空间。着力丰富活动形式,充实实践内容,突出道德主题,积极深化“我们的节日”等教育活动的作用,围绕当前道德领域、精神层面的各种现象,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以主题化的方式推进道德建设,以实践培养习惯,以常态巩固长效。
着力提升,实现氛围上的持续优化。要完善道德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便于践行的道德准则,为群众修身养德提供更多的现实标准,激发“我”能践行“我们”的价值观的责任心;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和道德礼遇,营造身边有好人、身边有好事的社会氛围,形成长好心、做好事、得好报的社会判断,提升“我”要践行“我们”的价值观的积极性。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新闻媒体的引领作用,彰显向美、向善、向好的社会心理,反映和美、和善、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网络文明传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引导,推动虚拟社会“我们”的价值观的普及,推进“我”的价值观的提升。
【作者单位:绍兴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