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授美

  “校园就是我们最大的教科书。”跟着王澍学建筑的学生都喜欢这么说。

  “王澍老师上课时要求我们去观察居民的生活方式,几点起床、买菜、做饭等等,他说这些能让我们明白建筑怎样影响人的生活起居。”美院建筑艺术系研究生郑文康很享受这种教学,他拿出上课用的课本,居然没有一本是国内标准的教科书,所有教程都是王澍等美院老师自己编写的。

  “自己编写教学大纲,在一开始很有阻力,因为在当时是比较激进的。”王澍说起自编教材便笑了,根据这教材,他的学生要学做木工、砌砖头、夯土、做土坯、焊金属等等,甚至还要学书法,这些课程都是国内其他院校建筑系没有的,“大家开会讨论大纲的可行性,都觉得很好,但这样的教材由谁来教?按照国内的教育,没有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这是一个新的尝试。”

  现在,这种尝试已经一步一步走出路来了,“这种建筑教育的过程到现在正好十年。十年磨一剑,从原来我一个人教,到现在有40个老师教,算是比较成熟了。”

  “我们的每堂课都在大纲控制下,但具体怎么上,上什么,每个老师自己说了算。”多年追随王澍求学,现在也成为建筑艺术系老师的陈立超,环视着如同厂房一般的教室告诉我们,每个老师上课都有不同的风格,每个学生也都可自行选择各种参考书。

  不管风格怎么变,在王澍的课堂上有两条雷打不动的“铁规”,一是学生写论文不能出现形容词,二是论文中不能有直接拷贝他人文章,凡是犯规的都要挂“红灯”。

  “我试图用建筑来影响教育。我上课的很多空间都不是传统的教学空间。比如,你看那个走廊那么宽阔,你可以在走廊里上课,屋檐下那么美丽,你可以在屋檐下上课,你还可以在屋顶上上课,那里还有一棵大树,你也可以在树下上课。”王澍指指划划投入地说,上课的空间不是传统概念上的教室,“我想通过这种做法对教育观念,包括上课的方法产生某种影响。至少提供了可能性,你可以做很多的选择,而不是说只有在教室里上课这一种选择。”

  在建筑手工实验室里,地上井然有序地摆着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土坯,还有小型的混凝土搅拌机、各类砂、石等,“我们有全中国最好的实验室系统,可以让我们面对材料动手去做。”学生罗雅琴很骄傲地说,“我们学得很多,学书法,学中国画画理,念《老子》、《论语》、《中庸》。这都是王澍老师要求的。”

  “传统是需要体会的,不是嘴巴说完一遍就有了传统。”王澍希望传统的传承最后会变成每个学生的下意识,在生活方式里自动带出来。“我在想,有一天,我和学生一起在屋檐下设计一个板凳,一旁还有人躺在屋檐下睡觉,一种很生活的状态。建筑学的魅力就在于,空间是你提前虚构的,之后发现它变成了生活的真实。”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授美 2012-03-16 浙江日报2012-03-1600009 2 2012年03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