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悟美

  24年前,王澍第一次跨入中国美院(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大门的时候,便播下了艺术教育理想的种子。

  从小就对美术、文学情有独钟的王澍,一心想学美术,却未得到家人的支持。“那个时候都要学习陈景润,要当科学家和工程师。”王澍津津乐道地回忆,“碰巧有人告诉我,有个与艺术有关的专业要学点画画,叫建筑学,所以就学了。后来读了发现这个专业很适合自己,觉得学对了。”从此,王澍便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最早毕业于工科学校,那里的氛围总得来说规矩偏多,比较沉闷。我是希望能够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的。”

  从南京工学院和东南大学的建筑系毕业后,王澍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美院。那个年代,工科毕业选择来美院的人极少,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很少将建筑纳入到艺术的教学体系里,这两个系统还是有所区别。“很多人都不敢来。”王澍坦言,“所以我那个时候是抱着一种理想来的,就是在美术学院,更自由的空气下,和艺术的氛围中,来办一个不同的建筑教育。”

  王澍的第一个独立作品是海宁少年宫,它的设计完成于1989年,“那是我在美院的时候才可能产生的作品,即使在美术学院里,这也不是大家一开始就能马上接受的作品。”王澍记得当时建筑还没有做完,已有很多批评声传来,甚至有人提出要拆掉。

  “在美院搞创作有一个好处就是看作品认账。我记得当时做完作品后再来学校时,第一个见到我的人就抱拳向我恭喜,说这个作品你在没做完的时候,学校里有80%的人是不理解,只有20%的人表示理解。在做完之后,大家看了实物,整个比例就发生了颠倒,80%的人是理解的,还有20%的人没想通。”王澍笑道,这种气氛在工科系统里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条具有开拓性的教学实践与设计实践之路,并未走得那么一帆风顺。随着经济大潮席卷,在功利性弥漫的建筑界,他坚守住了一个文人建筑师的价值观立场,最终选择悄然隐退,继续深造。

  在同济大学读完博士后,王澍在2000年回到了中国美院,只因为美院院长许江的一句话——“你的条件成熟了”,那种理想可以生根开花的激动让王澍没提任何条件就再次投入了建筑艺术教育之中,“我知道,我想做的事只有在美术学院才有可能完成。”

  事实也正如此,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大学会把整个校园的设计最后委托给自己的一个老师,但中国美院做到了,象山校园设计交到王澍手里时,他不过30多岁,年龄并不大,“我们是通过竞标投标拿下这个项目的,当时美院接受我的方案的直接原因是——这个江南的山水田园的气息是对的,美院的评价标准喜欢用气息这个词。当然我当时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有一点做不好就会招骂,这是一个轻易不敢扛的累赘。”

  象山校园建设争议一直很大,一期完成时,杭州的某些专业建筑师传出话:“如果想看杭州最难看的建筑,就到象山校区去看。”对此,王澍笑着调侃说,“他们不认为满城的房地产是难看的,却认为我们做的那个是最难看的。” 但没几年时间,人们就开始接受了。

  “我想想这十年如果我不是在美术学院里,根本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在美术学院里,创造性是最高的要求。”生在新疆,活在江南,王澍在探讨江南山水的时候背后的眼界一直扩展到新疆的大尺度。

  设计象山校园之前,作为甲方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并没有提具体的要求,他与王澍的交流借助的是“诗”,用一种非常诗意、朦胧的方式传达他的理念。

  “那是一串踏青的巷口,

  从临安小镇的古树桥头,

  聚如洗如睡如醉的朦胧,

  孕通山通翠通幽的通透,蜿蜒伸展,

  在群山与平原、今城与古城交接的河沟。

  ……”

  王澍用建筑将虚转换为实,予以应和。

  “王澍是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代表,既有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又有深切的本土关怀。王澍的建筑创作,一方面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活化,另一方面关注建筑材料可再生的持续运用,代表了今天中国建筑艺术探索的方向,受到世界的公认。”许江的评价很中肯,他与王澍之间亦诗亦物的心灵唱和,更是美院精神的多元互动。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悟美 2012-03-16 浙江日报2012-03-1600010 2 2012年03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