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倾听底层的声音

  作家肖复兴在2010年出版的《底层的叩问》一书是他本人采访草根民众的文章选编,他在前言中说:“在前不久,我专门到城南一处城乡结合部走访农民工的二代子女,这里和灯红酒绿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区不过一箭之遥,但由于教育的缺失、机会不均等,使得他们集中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贫民区,成为了无根的一代。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的笔能够力所能及地关注浮华的都市景观背后的底层生活。我一直相信,泥人也有土性,小草也会呻吟,孟子更是曾经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早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此,来自民间的立场,来自弱势群体的目光,便理应受到重视,倾听他们的声音,其实就是倾听我们自己的良知之音。这不仅关系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从文化的层面,更是将正义、公正、良心、悲悯、同情……这样许多美好的词汇,不仅仅成为一种漂亮的修辞。”

  记录底层小人物,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用心地注视着乡村与底层,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回归母体的姿态。近年来,倾听底层声音的图书在出版物中占据了重要的份额,今年以来更有不少重量级作品出版,本版为读者精选几本今年出版描述基层状态的书籍。

  调查报告中的民众群像

  《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社会心态”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已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先深入研究社会心态。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以年度报告的形式记录和刻画社会心态,是2011年的首度尝试。参与本书撰写的专家既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校的学者、研究人员,也有政府机关、专业调查机构、心理干预机构的相关官员和专业人员。他们从社会感受、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对于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感、生活动力、安全感、风险认知、金融危机风险感受、经济变动感受、幸福感、尊严感、信任、国家认同、隐私观念、公众参与、生活方式、微博使用行为、体育休闲活动、情感护理、心理危机干预、民意获取与表达等问题,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角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查和研究,对于目前我国社会心态状况有较广泛和深入的揭示。作者杨宜音和王俊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方面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多年来一直从事社会心理学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

  《当代中国民生》

  全书共分15个章节,本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第二期所取得的数据为基础,在导论“社会巨变”这一主题的引导下,从大众消费、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社会支持、收入差距、社会分层、人力资源、农民工问题、性别歧视、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80后”群体等众多社会层面,揭示了中国民生问题的总体面貌。作者李培林是卓有声誉的社会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

  本书以实证调查为分析的基础,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突出了农民工改变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伟大意义。作者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为三类:雇工式、自主创业式、自我雇用式,与此相对应的流出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依附式、内生式与激发式,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另外,作者还注意到福建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向海外转移的可行性。以及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乡镇发展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农民工与“三元社会”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全书案例资料丰富,问题意识强,为读者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全面而独特的观察角度。作者甘满堂是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

  学者的基层人文关怀

  《倾听底层》

  本书主要采用人类学田野作业和口述历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探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农民(包括农村女性和老人)、农民工、城市失业下岗工人等群体的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经由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和二者互动过程的分析,作为个人经历的微观事实与宏观的社会历史结构之间得以建立联系,我们也可从中获得作为一种文明及其转型过程、机制、逻辑和技术的洞察。《倾听底层》研究的对象是农民、农民工、城市失业下岗工人等,主要描述和探讨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是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口述历史研究。

  《底层立场》

  这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政治社会学学者于建嵘先生的最新文集,囊括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重要文章。作者探讨了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与机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知,以及呼唤社会真正和谐稳定的拳拳之心。于建嵘的学术研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最为敏感的前沿地带游刃有余,还得益于他与底层立场相关联的底层心态、底层智慧及底层边界。他用谦卑敬畏的学者良知正大光明地研究当代社会的真问题和真学术,用真诚的心灵和理性的思想感动了无数底层的百姓和政府的官员,堪称颇具现代意义的空谷足音。

  作家心中笔下的基层生活

  《我的村,我的山》

  本书所写,并非小传,只是撷取了少数村民的某个侧面。作者摩罗说:“其他值得我书写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日后我将一一叙写之。我不只是写他们的某一侧面,而且要写他们的全面,我要全面描述我的山、我的村、我的父老乡亲。我如此深爱我的万家湾村,和我的大鸣山,并不光是因为它充满了这些艰难而又惨烈的故事,还因为这里有或舒展或蜿蜒的田垄,茂盛的庄稼,辽远的山野,郁郁葱葱的植被,千万种花草树木,千万种鸟兽虫鱼,以及红日、皎月与星空。大自然的诗在这里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现,村民只要不被贫穷压垮,常常能够自由伸展。”

  《定西笔记》

  2010年末,作家贾平凹亲身走访了甘肃定西地区,这块目前尚为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地方,其保守,落后,贫穷的生存现状深深触动了作家的心灵。回到城市后,贾平凹写出了长篇散文《定西笔记》。贾平凹坚持每年走访数十村庄,不打招呼,不让接待,直接走到真正的底层中去。他称作家应该拒绝书斋写作,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是底层社会。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21 倾听底层的声音 2011-10-21 2185453 2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