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世界

强震零死亡 建筑立头功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4日午后飞抵克赖斯特彻奇视察灾情。他说,无人在地震中丧生“绝对是个奇迹”。

  “我认为我们非常幸运,没有人在地震中丧生,”他说,“我们不会让克赖斯特彻奇独自承受这次大灾。”

  基说,全面评估灾情尚需数月时间,但初步估计损失至少为20亿新西兰元(14亿美元)。

  新西兰南岛4日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2人受伤。专家说,基所说的“幸运”并非偶然,这次强震的低伤亡得益于新西兰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华人地震专家余嘉顺5日表示,处于地震多发带的新西兰非常重视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在地震防御、规划与建筑设计等方面设立了较高标准,做了大量努力。

  在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余嘉顺是高级研究员。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在地震中垮塌的多是砖结构建筑和烟囱,而新西兰民居多为轻型木结构建筑,受损较小。这是因为木框架房屋柔性好、耐冲击,不像纯砖结构那样硬对硬、易垮塌。

  余嘉顺介绍说,新西兰民防部门要求民众在地震时不要盲目乱跑,因为新西兰的建筑室内基础结构安全性高,只要主体结构不垮,即便有坠落物,对人造成的伤害也较轻。在高层建筑相对密集的中心城区,因为高处的玻璃、砌墙等容易在震动中掉落,民众盲目乱跑时受伤的风险反而更大。

  余嘉顺还指出,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多年来大力普及地震知识,使普通民众大都清楚地震发生后该采取哪些措施,这能有效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帮助大家沉着应对地震灾害。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平均每年遭遇大小地震近3000次。为最大限度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新西兰政府多年来在抗震减灾方面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地质、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马莎·萨维奇告诉美联社记者:“新西兰拥有非常完善的建筑法规……这意味着与海地相比,新西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强。”

  萨维奇说,新西兰这次地震震级与海地地震相当,但破坏却远小于后者。尽管一些老房子坍塌,但它们多以轻型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好,因此人员伤亡较少。

  海地今年1月发生里氏7.3级地震,近30万人死亡。(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世界 00006 强震零死亡 建筑立头功 2010-09-06 nw.D1000FFN_20100906_8-00006 2 2010年09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