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走读浙江·风情

余姚五桂村 农家书满楼

  寻常巷陌、纸墨精妙、开卷自有一种异香的线装书……这些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的浓重印痕,在余姚梁弄镇五桂村日渐清晰。

  随意走进一个农家小院,满屋的藏书,让人错觉来到了古代书香云集的“豪门大户”。全村800多户村民,过半家庭建有“图书室”,藏书超过300册的占25%以上,有普通农户家里藏书竟达几千册之多。

  千百年来,五桂村民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保持着藏书爱书的亘古风韵。当我们还在扼腕叹息诸多千年藏书楼一一老去时,五桂村仍旧生机勃勃地讲述着,民间藏书的辉煌和瑰丽其实不曾走远。

  如今,小小的村庄仿似一座鲜活的“藏书楼”,无论是规模恢弘的家庭图书,还是屹然矗立的古藏书楼,都是浙东藏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形成的习俗、风尚和藏书家们的虔诚心态,又丰富着地域文化的内涵。

  百年藏书楼,

  镌刻一脉书香

  东至洞门弄,西至五桂弄,清代完整的建筑群落,崭露了五桂村这个书香门第曾经的辉煌。循着浓浓的书香,我们找到了小村藏书源头——五桂楼。

  五桂楼是梁弄镇人黄氏后代黄澄量专为藏书而修建的,规模仅次于天一阁,有“浙东第二藏书楼”、“藏书之富甲越中”的美称。

  黄氏宗谱记载,后唐时有黄定远在梁弄安家,传至第六代孙黄远美时,生有八子,其中黄必腾等五个儿子先后登科中举,过去中举叫“蟾宫折桂”,因此号称“五桂”,一时名声大噪。后来五子同时衣锦荣归,宋高宗赠以《五子还乡》诗,其中“仙籍桂子香”之句至明朝时流传为“五桂传芳”。黄澄量建楼时,为纪念五位祖宗,定名“五桂楼”。

  五桂楼就是一座二层三楹楼房,座北朝南,前庭大而后庭小。层顶是“众”字型,明看二层,实为三层。偌大的院落如今鲜有几样家具,但建筑上精细的雕纹和庭院里优雅的桂花、柿树,依旧抹不去清香的书卷味。

  五桂楼第二层放有24架藏书橱,木质的藏书柜历经年月已发白。“书柜都是当时保留下来的,非常珍贵。”余姚文保所工作人员叶兴泉陪伴古楼走过20余个年头,再熟悉不过了。他说,这里初藏5万多卷善本,有许多名画碑帖和手抄本。黄澄量死后其子黄药溪又买书一万余卷。清光绪时编的《姚江黄氏五桂楼书目》里有经史子集等6万余卷。

  在叶兴泉看来,五桂楼是幸运的,百年的兵荒马乱虽散失了部分藏书,但保留了相当的古书。除去省图书馆调走六千多册外,9993册仍安安稳稳地躺在五桂楼的书柜里。书卷整齐排放,每一叠都细致地标注了年代、作者,其中最多的为“易经”类,如《周易析中》、《周易虞氏义》、《重刊十三经疏》等。

  对五桂村来说,黄澄量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五桂楼,还有他的藏书思想。

  黄澄量一生痴爱藏书,不置产业,对书籍有特别的情怀。光绪《余姚县志》所述,“笃志力学,于书无所不窥”。他认为:“积财与子孙,不如楹书与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赢金遗后诚不若楹书教子为愈也”。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思想,咸丰十一年太平军过境梁弄,祸及藏书。其孙黄联镖、曾孙黄安澜重新收集,多年以后,又恢复到原有的规模。

  五桂楼一早就传递了“文者开放”的思想。当年这里允许子孙登楼阅读,还让海内外学者登楼观读。凡远方求读者,免费供应膳宿,并订有《五桂楼书目》,供人查阅,藏书文化一时美名远扬。

  普通农家,

  藏书三千

  千年转逝,“五桂楼”传承的藏书之风如今已散落在小山村的各个角落,俯拾皆是。

  村民黄先迪家四五平方米的卧室里,只见床上、桌上到处摆满泛黄的书籍,有些古书年代过于久远,墨汁已褪去大半,只能依稀辨认它出版的年代。有些古书整个散了架,只能用麻绳小心地捆绑着……

  “我从小开始藏书,最多的时候有上万册呢。”土生土长的村民黄先迪已经 96岁高龄,当过教师也种过田,他唯一的家当就是成堆的书籍。

  可是,当黄先迪听说我们要来探访藏书世家,他赶紧摇头:“我算不上什么,村里爱书藏书的人多着呢。呶,隔壁家收藏了很多农业类的书,那边方家诗词歌赋的书起码有上千册呢……”

  在柜子的最里头,黄先迪小心翼翼翻出一本厚厚的《历代名人大词典》,外型有点像现代的《新华大词典》,书页已经发霉,一张张往下掉。“这书出版于1921年,用竖版排列,当时跑了好几个书店都没有,后来托了关系才辗转买到。”这本书,他爱不释手,引为珍宝,“就连儿子也是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本传家宝。”

  黄先迪爱书,也不挑剔。他家的书柜里,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1954年出版的《美术杂志》,民间恐怕很少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国药物学》,图文并茂,特别有意思;1952年出版的《物资交流手册》,很像现在“广告黄页”的编排,让人大开眼界……

  黄先迪收藏的每本书,都贴着各种各样相关的剪报。他说,把书看“厚”了,才是真正的藏书家。现在,他们家每天迎来很多慕名而来的“借阅者”。

  从藏书到写书,

  仅一步之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五桂村的藏书文化,已培育出一批批前仆后继的农民作家。

  我们走进一个最平常不过的农家小院,门楣上“耕读传家”几个大字,浑厚而有力,墙角边的书柜很显眼,里面挤得满满的书都注着同一个名字——方永灿。

  “今年准备出第五本书了。”72岁的方永灿戴着老花眼镜,拿笔一遍遍修改稿样。他把书名定为《东明山记》——他从村里农家收藏的古书里,考证东明山应该是梁弄文化的发源地,故事颇多,决定写一本追本溯源的书。之前,他写的《姚南名胜东明寺》入选《中国当代文库》。

  在村子里,能冠上作家头衔的人有不少。最有名气的就是五桂村书社的三个组织者,方永灿、陈光中和黄先迪。他们带着五六个村民组成了书社,一起写作,一起读书。

  每周三,方永灿家里都会备好一壶茶水、几样水果,等待书社社员们。这周,他们的主题是讨论方永灿的新书《东明山记》。

  现在,想加入书社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最近出版的《梁弄民间故事集》,正是五桂村书社的得意之作。十几个村民分头查史料,从村民口中挖出民间故事,再记述下来。

  “我们收藏的古书很多,讲我们村历史的却很少。” 方永灿说,他想把村里祖祖辈辈的文化收集起来,这是藏书村的前世和今生。也许,只有更多人了解这些历史,小村的藏书文化才能绵延不绝,绽放出崭新的花朵。


浙江日报 走读浙江·风情 00015 余姚五桂村 农家书满楼 2010-07-23 nw.D1000FFN_20100723_4-00015 2 2010年07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