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既是实践者,又是推动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利益意识、开放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关心国家政策走向,对参政议政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台州各级党委政府尊重群众,使得基层的民主政治得到了较大发展,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活动,得到了群众和各级政府的认同,它能较好地保障群众的各项正当权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它扩大了群众的参与,增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群众的民主参与,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要积极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四方面作用:
示范带动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地方人大要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首先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实践好,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好表率。一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宣传人大制度在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扩大人大制度的影响力,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二是人大自己要按民主集中制办事,保证代表和群众的民主权利,体现会议过程的民主性,依法推进民主决策、监督和选举任免干部,为基层带好头。三要依法监督“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把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一起来,把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真正落实好。四要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和人代会,积极促进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相结合,推进人大工作在新闻媒体和网上公开,让代表和群众参与,给他们话语权。
规范提升作用。基层民主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人大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提升,对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规范。要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尽快完善基层人大各项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推进基层人大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恳谈等实践活动,在参与主体、涉及议题、发挥功能等各个方面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特别是对县乡人大选举、村级换届选举和乡村重大事项决策方面,既要确立党的核心作用,又要促进民主依法有序进行,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基层民主政治在形式上更加规范,在内容上更加符合群众利益,在做法上更加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一头连着各级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这个桥梁纽带作用,要体现在人大对党委意图的落实上,体现在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发挥职能作用上,体现在组织代表活动、集体行使代表职权上,还要体现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并对民意作出有效的回应上。要通过发挥人大的这种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培养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的能力,养成民主的习惯,同时也促进党政机关增强民主法治意识,从而有效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监督保障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民实施监督的优势,加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要对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监督有关部门整改落实,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广大干部依法办事,教育群众知法守法用法,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反映合理诉求,维护好自身的各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