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全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再创体制优势,推动科学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开放,创新农村发展机制,既是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推进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创新转型升级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农村产业发展是“三农”工作的基础。创新转型升级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治本之策。首先,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一方面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主体,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农民为基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业新型生产经营队伍。另一方面要紧跟农村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各类民间资本和创业主体投资开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培育一大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经营主体。其次,要大力加强农业组织化建设。要把加强农业组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便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搞活农村商贸流通,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要大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农业科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创新土地使用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成为农村改革的重点。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两项改革联动推进。二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的探索,促进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
创新劳动就业机制,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农民转移就业,既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当前,许多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仍然存在,深化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有关配套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一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要围绕建立城乡一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目标,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及各种社会权利上的同城待遇,为农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二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技工。
创新社会发展机制,加强民生需求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实施我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并按照“点成线、面成片”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要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农民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适当补助”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三要加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构建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型商贸流通网络,认真落实各类刺激农村消费的有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激活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加强偏远山区和贫困群众的就业援助工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切实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加大“三农”资金支持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原则,金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破解资金瓶颈。通过完善财政性投入机制、拓展市场化运作渠道、创新社会化运作载体,每年为新农村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充分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热情,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中共金华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