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新闻周刊·民间
3  4  
PDF 版
· 11年,扶着女儿去上学
· 清洁工获剑桥荣誉学位
· 小伙赶10辆马车娶新娘
· 八旬老人捐建学校百余所
· 新郎新娘,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
· 3个哈佛毕业生
开办助学贷款网站
· 脑瘫青年敲出30万字网络小说
· 她免费教《论语》教了六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她免费教《论语》教了六年
衢州有个力推传统文化的小学老师

通讯员 周建红 徐继辉
  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从2003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们学《论语》,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能够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她就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蔡虹。

  女儿身上做“试验”

  今年38岁的蔡虹毕业于南昌一所教师进修学校,一直以来喜欢文学,尤其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小时候,我爷爷家里《杨家将》、《隋唐演义》之类的书籍,我很喜欢看。《论语》是我读中专的时候开始学的,而比较系统地学则是在1990年工作之后。”

  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和思想的结晶,社会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时反而是下降了。

  2002年,蔡虹的女儿5岁了。蔡虹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女儿身上做个“试验”,让女儿学《论语》。她的同学和朋友当时很不解,都说:“《论语》又不考试的,而且孩子这么小也读不懂啊,为什么叫孩子学这个呀?”蔡虹说,她当时的这个决定确实让周围的人不理解,一般的家长都是让孩子把功课学好,不考试的东西一般很少去学。“我认为《论语》是开启智慧的一把钥匙,如果只会考高分而不懂得如何去做人,是件很可悲的事情。”

  蔡虹对女儿的教育有些苛刻,两年之后,女儿已经能够很熟练地背《论语》了。如今,12岁的女儿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她很喜欢用《论语》中的词句去评价同学。在各种竞赛上,如果自己输了就和同学说你比我能干,如果自己赢了就和同学说是你让我的。心态非常好,比其他同学要成熟。

  “我女儿除了每周要通读《论语》之外,现在在阅读《古文观止》。”蔡虹说,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她会让女儿继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中的小课堂

  一个周五晚上7点整,笔者来到了衢州市区紫荆小区蔡虹的家中,每个星期的周五晚上和周日白天,蔡虹都要带学生学习《论语》。

  七个小朋友都是小学生,大家围着一张饭桌坐在那里。先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的学生领读,并叫学生解释其意思。记者采访当日,学生学习的是《论语·雍也第六》的内容。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蔡虹先是范读了一次,然后让学生跟着读。屋子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在当日晚上的课堂上,学生们学习了十句《论语》。

  对于《论语》学得好的学生,蔡虹给他们最大的奖励就是衢城一日游,带他们游孔庙等,在讲述衢州历史的过程中,还把《论语》中的有关故事穿插其中,学生对此非常喜欢。

  全职太太全程陪读

  在7名学生中,年纪最小的7岁,一个眼睛大大的、非常可爱的小男孩。

  “我儿子到这里学《论语》已经有四个多月时间了,我觉得挺好的呢!”小男孩的母亲徐月琴是个全职太太,每次儿子来学《论语》,她自始至终陪在旁边,而且和儿子一起学习。

  记者问小男孩:“你喜欢读《论语》吗?”

  小男孩说:“喜欢。”

  “为什么喜欢呀?”记者又问他。

  小男孩笑了笑说:“因为很好玩,老师都要讲《论语》里的故事给我们听。”

  徐月琴告诉记者,儿子学了《论语》后,识字能力提高很快。“没有学《论语》之前,儿子比较调皮,有时不大注意礼貌。学了《论语》之后,知道看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了,还知道谦让了,知道要把好吃的东西留给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吃了。而在这之前,他都是挑最大的苹果吃,把最好吃的东西抢到自己手里,是《论语》改正了我儿子的一些缺点。”

  教《论语》为了什么

  1990年,蔡虹刚毕业到学校教书的时候,因为对《论语》的喜爱,她曾经在课堂上偷偷地教《论语》。

  蔡虹说:“那个时候,我教的是一年级。大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现在这么重视,而学校里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教学生《论语》,也没有规定可以教《论语》。”

  蔡虹告诉记者,她一有时间也会到浙大去向教授们请教。“我的文学修养不深,对《论语》也有不明白或者不是很明白的地方,我会带着疑问向教授们请教,外地的一些《论语》爱好者,我也有联系。”

  周围有很多人不理解蔡虹,一个小学老师免费教孩子学《论语》,一教就是六年时间,以后还要教下去,图的是什么啊?值得吗?如果说是有偿的,大家还能够理解。

  对此,蔡虹说:“通过学习《论语》,可以让孩子识字,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很有帮助,现在新课改中古文明显增加了不少。同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等的培养也很有帮助。比如我的女儿看见一个亲戚小孩作业没做好就去看电视,会开玩笑地说‘朽木不可雕也’,那个小孩不好意思了,关掉电视做作业去了。此外,对孩子的自身修养非常有帮助……”蔡虹认为,她现在一般是把《论语》每个句子的有关意思告诉学生,不轻易去下诸如对的还是错的之类的判断,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因为同一句话随着孩子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增长,其理解也不一样,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判断力。

  临近采访结束的时候,蔡虹说,她现在带的学生虽然不是很多,六年时间学过《论语》的孩子也不是特别多,她只是希望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能够重视、接受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民间 00015 她免费教《论语》教了六年 通讯员 周建红 徐继辉 2009-6-25 BEF741BBC1F93A6D482575DF00622534[A1-陈惠≈B1-庞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