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创新典范”专题报道
3  4  
PDF 版
· 借文化之力吹清廉之风
· “创新典型”介绍
· 选拔干部全程都在“阳光下”
· “一个窗口”办妥全部手续
· 新西湖成了百姓免费旅游好去处
· 农民工的“第二故乡”
· 普通党员走上微型党课讲台
· 81890:民心热线胜似亲人
· 党旗引领企业发展
· 农村也是成才“大舞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6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八年综合保护 七次推新出新
新西湖成了百姓免费旅游好去处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闫拥洲
  【创新关键词】还湖于民

  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在全国各地景点门票的一片“涨价”声中,作为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的杭州,却实现了西湖景区24小时免费开放,成为全国迄今唯一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杭州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连续8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7次推出“新西湖”,努力实现了每一方水域、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条道路,无条件地归还于民、归还于游客,一湖美景成了世界旅游业的一道“免费大餐”。

  2002年“西湖南线整合工程”实施后,西湖南线各大公园免费开放,首次推出的“新西湖”在全国引起轰动。2003年建成开放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第二次推出“新西湖”。同年还取消环湖的六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费,再次受到全国瞩目。2004年建成开放“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15景,第三次推出“新西湖”。2005年完成两堤三岛修缮等八大项目,第四次推出“新西湖”。2006年完成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和“龙井八景”恢复整治三大项目,第五次推出“新西湖”。2007年实施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二期等七大项目,第六次推出“新西湖”。2008年完成了九溪—杨梅岭综合整治工程、三个“西湖十景”纪念标志项目、西湖夜景亮灯优化工程等八大项目,第七次推出“新西湖”。2009年3月21日起,西湖景区太子湾公园24小时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专家点评】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周旭霞: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票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杭州舍弃门票“小利”,换来杭州旅游经济发展“大利”。从这里,折射出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理念和管理风格。杭州实践“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城市管理思路,实现了景区公益性与经济性的统一。西湖免费开放,增加了杭州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这样的城市老百姓喜欢,也没有理由不和谐。

  【受益者感言】杭州市民陈幼伟:我们一家好几代都住在西子湖畔,搬迁的时候没有提任何要求。当时,要离开老房子时,全家人真是舍不得,但看到效果图上景区美丽的景致,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它尽一份力。现在,我们一家人常来逛新西湖。鸟语花香的春日,漫步在杨公堤上,总会感到新西湖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创新典范”专题报道 00003 新西湖成了百姓免费旅游好去处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闫拥洲 2009-6-3 48256F32002924A6482575C3005391C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