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卫生部医学专家组出具最终意见,结论是“可以排除化学物质的毒性所致,主要与心因性因素有关”。当然,这个结论是针对大量人群出现不适反应得出的,并不排除某些个体确实有其他疾病。
调查结论一出,有的患病职工与家属一时间难以接受。15日上午,部分患者及家属聚集在化纤医院附近,议论他们刚刚接到的有关调查结论的通知。一位家属对笔者说:“我明明看见妻子口吐白沫,人都抽了,怎么能说是装病呢?有1000多号人一起装病的吗?”
其实,公众的反应,早在专家组意料之中。正如专家组成员、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教授赵金垣所言:“说老实话,把真相说出来,专家组是费了很大的劲,这要担多大的风险?”
“公布结论之前,我们还在开会研究。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这是一个轻度化合物刺激反应’,这么说,多轻松,我们7个人拍拍屁股就走了,皆大欢喜。但我们告诉大家的是事实,专家组会对结论负整个技术上的责任。”赵金垣教授说。
为了让患病职工更好地理解“心因性疾病”的概念,争取早日康复,15日上午,卫生部专家组成员与吉林化纤部分身体不适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据专家解释,心因性疾病也是病,病症并非“装”出来的,患者会真有身体上的不适反应。
“心因性疾病的表现有很多,其特点是都有某种诱因触动了患者最敏感的神经。地震、战争、群发性事件中,经常可以看到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赵教授说。
据了解,2004年10月,四川省仁寿县某小学曾发生过“蒸饭水变色”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疾病,174名学生出现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2005年6月,安徽省泗县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为该镇2500名中小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百余名学生出现头痛、胸闷、四肢麻木等反应,一名小学生死亡,卫生部专家组的调查结论,也是群体性心因性疾病,而非疫苗质量问题。
其实,近年来,媒体对类似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的报道并不少见,只是规模没有这么大。心病还需心药医,在本次事件中,要想让患病职工心悦诚服地接受专家组调查结论,恐怕还有大量答疑解惑工作需要进行。这既包括合理的医学解释、对有毒物质防范常识的普及宣传,也包括对康乃尔公司审批立项、环境监测、工艺技术和“安全系数”情况的全面介绍。当然,最关键的,还要看患病职工的身体恢复及愈后情况。
据了解,吉林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把相关医学知识及化学毒物防范常识做成光碟和保健手册,免费发放给职工。同时,有关部门对吉林化纤集团和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继续进行24小时不停监测。(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