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被传染的“心理中毒”:
吉化职工病因追踪
· 数年前爆炸事故留下心理阴霾
· 心病还需心药医
· “群体性心因性疾病”
的发生机制
· 信任缺失与几个巧合因素叠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群体性心因性疾病”
的发生机制

  心因性因素引起的疾病,医学上称为心因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这类病最适合用气功方法和心理疗法治疗。如果对方经络是极敏感和敏感类型的,稍一动手就会即刻有效果。至于以后能否巩固住,那还取决许多因素。

  针对此次卫生部专家组得出的调查结果——吉林化纤员工可能患有“群体性心因性疾病”,记者采访了多位医学和心理学专家。

  专家表示,该病在医学上又称作“群体性癔症”,意指在一个群体中,在受到了某种刺激的情况下,一个人或几个人先出现躯体不适症状或情绪反应,然后通过社会心理因素传导给更多的人。“这就像看到了别人呕吐,自己也恶心反胃。”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肖震宇解释说。

  群体性心因性疾病通常要满足三个条件——受到刺激、易感人群和社会传导。在“吉林化纤中毒事件”中,员工所称的难闻气味和看到同伴突然出现症状,都是诱发反应的刺激因素。

  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助理、抑郁症治疗中心副主任王刚称,心理素质差、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群,如女性和小孩,易出现心因性疾病。当他们受到异味等刺激,甚至出现轻微不适感时,便容易和自己以往的经历(曾经中过毒)、他人的描述、媒体报道的中毒事件联系起来,在强烈担心自己中毒的同时,出现躯体症状。这可能是最先出现症状者的起因。而肖震宇表示,也不能排除最早先发病者受到化学因素影响的可能。

  社会传导则是人的“社会性”的产物。在一个群体中,个体常把同伴作为自己行为、认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参考对象。当同伴纷纷“中毒”,个体便会因为暗示、从众等而被“传染”。通常,人群暗示性越高、人数越多、相似度越高(如都是学生、球迷,都在接种疫苗等)、环境压力越大(处于封闭空间、人群情绪紧张),社会传导越易出现。

  也正因此,肖震宇认为,治疗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将患者分隔开治疗,消除彼此之间的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群体性心因性疾病”
的发生机制
2009-5-20 48256F32002924A6482575BB002C29FC[B1-余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