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资讯
3  4  
PDF 版
· 民生气象
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 50年来
· 天气预报
· 应对气候变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天气预报
为什么有时会不准?
  古时候,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据调查,目前公众对天气预报的不满意绝大部分集中在“天气预报有时候不准确”上。那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不准?

  一、气象科技,她还很年轻。虽然古人通过观察天象、寻找规律,有了诸多预测天气的经验,但是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天气预测方法的建立只有几十年时间,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

  二、影响大气运动的有“无数只蝴蝶翅膀”。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不论城市热岛、工业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还是这个星球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均对天气变化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植被、水体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微妙变化,而这一切在天气预报的模拟运算中无法进行详尽的描述。

  三、我们的视野存在盲区。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明察秋毫天气变化的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尽管我们现在有了气象卫星,有了天气雷达,有了高密度的自动气象站,相对以前我们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开阔了,但是这些装备的分辨能力、精细化程度、探测范围、传输及时性等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很多灾害天气就在卫星“眨眼睛”的一刹那发生了。

  四、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的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道出了天气的复杂性。在地形复杂地区,或强对流天气如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季节,在一个小范围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天气预报作为一门科学,其准确性涉及天气过程的时间、地点、性质和数量,只要有一个要素的预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准确性就打了折扣。“天有不测风云”,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五、也许你的感觉欺骗了你自己。以气温为例,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往往就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气象预测上所说的气温是指距离地面1.5米、通风、且不受阳光直射的百叶箱里的温度,但是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光照、风速、温度等都会欺骗你的感觉。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天气预报是一门年轻的科技,总体而言,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气象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现在的天气预报还不能达到100%的准确,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部门永恒的追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4 天气预报 2009-5-13 浙江日报000142009-05-13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