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站在新的起点 为人民再立新功
· 弘扬“四千精神” 努力开拓市场
· 迎难而上保增长
· “老字号”勾起
浓浓乡情
· 我省有了首个县级
“国家大学科技园”
· 国际名企相中“诺丁汉”学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迎难而上保增长
——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评述(续)

本报记者 应建勇
  透过浙江经济“首季报”,我们不难发现,实现全年生产总值增长9%的目标显得更为艰巨。

  压力前所未有,要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唯有全力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努力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八仙过海”拓展市场

  眼下,市场订单成为牵动浙商的关键词,很多企业订单不多,且以小单、短单为主,大单、长单很少,一般手中持单只到5、6月份。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不断蔓延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开拓市场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起抓,省内市场与省外市场一起抓,城镇市场与农村市场一起抓。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浙企迎难而上、抢得订单——温岭鑫磊机电靠自主创新重新夺回欧洲市场;宁波SK振邦化学有限公司携手国际大牌拿订单,项目未投产订单已排满;慈溪31家家电企业借“家电下乡”的机会拓展市场,占了全国中标企业的四分之一……这些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想得早、动得快、办法灵,我们总会有撬开市场大门的机会。

  除了借助国内外大型展会,有实力的企业还可以尝试“走出去”发展,通过兼并国外厂商、直接办厂、设立营销网点等形式,进一步“深挖”国际市场。向来善于捕捉机会的浙商,还应该抓住扩大内需的新商机,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新政策中捕捉发展的机会。政府要努力为企业拓展市场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本地产名牌工业品下乡销售,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

  “看市场,到浙江”,浙江众多专业市场在困难时期也能够发挥更多的功用,当然,企业也不妨发展网上“虚拟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开发市场,最终实现巩固扩大国际市场、深度开拓国内市场、做实做牢省内市场的目标。

  千方百计加大投资

  投资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因素。一季度已经出现向好的迹象,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37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实际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上升7.9个和11.7个百分点。

  但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同时表明,我省社会投资仍明显不足,制造业投资还在低谷徘徊,民营资本投资谨慎,企业普遍反映对全年经济形势看不准,对工业项目的长期投入缺乏信心。由于我省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四成,制造业投资低迷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和经济复苏进程。

  浙江民资丰厚,同时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融资环境大为改善。当前,关键是要激发投资的热情,引导投资的方向,提高投资的效益。要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导向作用,以大项目、大投入促进经济稳定回升,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当下,我们要选择既能加大投资、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投资领域。比如,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等。房地产产业链长,加大对城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投入,能带动建筑、建材、装饰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在农村,农房改造应当与培育中心镇和中心村结合在一起,既能缓解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又能启动农村投资和消费,带动人口要素集聚和相关产业发展。

  坚定不移转型升级

  危机袭来,许多浙企积极转型升级,改变发展路径:万向集团花大力气制造电动汽车、正泰集团进军光伏产业、舟山东鹏船舶公司建造舟山第一艘液化气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与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的行业和具有刚性需求的行业,生产、利润、出口形势向好。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恰恰是一种倒逼机制,推动我们更紧迫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坎必须要跨过去,否则重走老路,即使暂时保持了一些经济指标,今后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当前,我省应抓住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一方面积极推动纺织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把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扶持对象,重点培育一批转型升级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同时努力推动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利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来推动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促进科研开发及成果产业化。(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中央企业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明显。我们应加强与央企的对接,跟踪研究央企的产业布局和投资意向,及时筛选出适合我省对接的信息,推动我省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与央企成功对接合作。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保增长、抓转型,绝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相反,我们应该在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改造,抓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保增长、促转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眼下,我们应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省上下要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为企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切实抓好国家和省里各项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保增长、促转型的良好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迎难而上保增长 本报记者 应建勇 2009-4-25 48256F32002924A6482575A1005BA7A8[A1-应建勇≈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