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铁道线上的风景
· 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盗版行为
· 台湾消费者热盼浙江老字号
· 推动民营经济率先突围
·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
去年募捐11.65亿元
· 省计划生育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我省启动“《消防法》宣传
百场文艺巡演”活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州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助企攻坚,情系民生——
推动民营经济率先突围
本报记者 阮蓓茜 方海
  困难中寻找契机,机遇中实现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温州市积极开展“双服务”活动,把政企合力拓市场保增长、推动民营经济率先突围作为实践载体,千方百计谋新招、出实招、施真招,用有形之手努力推动企业化危为机,用民生工程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促进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统计,温州一季度以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指数较上季度回升了11个百分点,温州经济出现回暖态势。

  服务企业:用有形之手推动企业化危为机

  国际金融危机下,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可在日前举办的广交会上,参展的温州企业有536家,比上届增加了51家。这表明在危机面前,温州企业家寻求机遇的信心不减。

  一家家企业上门帮扶,一项项政策出台落实,企业应对危机、谋求突围的背后,是温州各级政府有形之手的适时推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温州市把提振信心、率先突围作为当前重要的实践任务,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助企攻坚”帮扶行动。

  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自帮扶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负责人分片包干,跑遍全市6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共梳理出1000多个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当企业信心不振时,温州市制定出台拓市场、保增长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困境,转型升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企业挖掘潜力开拓国内市场,率先在天津和江苏设立“温州名购中心”,鼓励同行业、跨行业企业间“抱团”开辟新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际会展项目数量,举办产业对接合作交流活动等。

  当企业有所急有所需时,温州市用“加减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好“加法”,开拓各种渠道帮助民营企业争取贷款。日前召开的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会上,20家企业与13家银行签订协议,授信总额达31.16亿元。做好“减法”,对症下药帮企业减轻负担,如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目前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好的行业龙头企业等。

  当企业处在国际市场萎缩、订单明显减少的不利形势中,温州市创新机制、改善服务环境,建立健全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自3月开展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以来,全市11个相关部门推出多项优惠措施,联手为企业提供政策、通关、金融、协调等方面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帮扶活动中,各县(市、区)也纷纷制定出台政策,开展惠企活动,形成上下互动、层层推动的良好态势。如瑞安市,采用分片负责、分类落实、分层破解的方法深入开展了“千名干部进千企、共渡难关促升级”专项活动。苍南县根据企业的反映,对涉及企业的17项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进行清理,减轻企业负担。

  服务基层:用民生工程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绿树成荫的九山河,是温州城中标志性的天然景观,本是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然而,近年来有些人围河偷偷搭建起千余平方米的临时围墙和简易棚,破坏河畔风光,路边垃圾成堆,百姓怨声载道。近日,温州市有关部门联手根治这一“老大难”问题,拆除了河边的违章建筑,还青山绿水于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温州的“科学发展民生提速”、“科学发展共奔小康”等专项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居环境是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话题。温州启动“三大整治”工作,围绕环境卫生、户外广告、流动摊贩、违法建筑、道路设施、交通秩序等方面,打一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使温州城市整体形象有明显改观。

  合力治脏、治河,重拳治乱、治路。瑞安市把温瑞塘河、瑞安环城河整治作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打造“魅力瑞安”的重要抓手,全民发动、全力以赴打好塘河、环城河整治攻坚战。龙湾区新成立市容市貌整治、文明交通劝导和塘河治理队,积极开展街面保洁、交通文明劝导、打捞河面漂浮物。瓯海区13个镇(街道)和251个村负责人签下了保证协议,今年要实现卫生死角清运率达到100%,村居垃圾清扫覆盖率达到100%。

  目前,结合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农户发展实际,以进村入户为切入点,温州科学发展共奔小康的蓝图也已出炉——全年计划培训低收入劳动力1万人,转移就业5000人;启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试点村30个,培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强村85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000万元……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正分头深入欠发达地区开展调研,制定具体帮扶措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推动民营经济率先突围 本报记者 阮蓓茜 方海 2009-4-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A00009FE2F[A1-阮蓓茜≈A2-方海≈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