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用地难管,很多国土部门都会觉得头疼。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诸暨市积极探索,深入调研,从2008年起着力创建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大大增强了执法合力。在“诸暨”经验中,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主导、基层共建的效用。监管部门强而有力的考核办法,村民代表联合自调自查,有效防止了违法用地的回潮。
一纸“责任状”
为“长效管理”立约
诸暨是全国百强县市,民营经济发达,但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近几年来,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土地要素制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逐年突出,用地指标紧缺导致面积小的地块得不到及时审批,违法用地增加明显。
2008年5月,诸暨对全市违法用地进行集中整治,拆除60余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后,市里派出了约50人的调研小组,深入镇乡,进行1个月的调查摸底,萌生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念头。为此,全市建立了市、镇乡(街道)、村三级管理体制。市、镇乡(街道)先后成立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市长、镇乡领导任组长,并下设长效管理办公室,从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抽调骨干人员,集中常驻办公。
镇乡(街道)是长效管理机制的责任主体。2008年8月,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预防和查处违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考核办法》,对加强土地管理、及时预防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专项考核,纳入年度镇乡(街道)及相关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与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相挂钩。同时,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新出台的镇乡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将“土地管理”一项的比重从原有的2%增加到5%,进一步加大了对镇乡担负主体责任,抓好违法用地源头防范的考核考查,形成了良好的激励和推动。
充分依靠群众
网格化把点铺进每村每户
“有事?先找村民代表吧!解决不了再找村两委会成员或土管员。”在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村民遇上土地问题,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村主任骆根土,乐呵呵地告诉笔者,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他翻开一本比字典还厚的《网格化管理手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村干部、村民代表、联系户的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所有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这本册子,每家农户都有,不怕有矛盾,只怕无信息;不怕纠纷发生,只怕调解无人。”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枫桥镇在全市范围内最早开展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土管员联系行政村,村两委成员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让村一级成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最前哨,具体划分片区后,每个村民代表平均联系22户农户。”国土所詹所长告诉笔者,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化是将管理区片进一步细分,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网格内。目前全镇有28个行政村,365名村两委会干部,1108名村民代表,共建立了1108个监察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后,枫桥镇信访件从去年第4季度37件,减少为今年1季度14件;重复信访件从去年第4季度14件,减少为今年1季度4件。
枫桥国土所还专门成立了国土城建联合办公室,抽调镇国土城建办、国土所联片土管员、城建监察队员、规划所人员、派出所警务人员、土地巡查员等14人,进行联合执法。
每个工作日上午,办公室14名成员中,至少有6人会往外跑。“巡查人员可以自定线路,分2批对全镇的3个片区进行巡查,每次巡查都会记录在案,一旦发现新的违章建筑,当即拆除。因其他原因一时无法拆除的,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拆除处理。”詹所长告诉笔者,联合巡查、网格化管理、信访、土地举报110等环节都将结合起来,一旦发现哪个环节工作不到位,都将明确责任人。
“土地执法网格化,枫桥经验的深化;违法用地信息快,建房纠纷能化解;矛盾消灭在萌芽,和谐社会人人夸。”这样的顺口溜也在村民中流行开来。
“如今,村内的小事有人管,矛盾消除快,找我调解问题的人少了。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老的信访问题,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诸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炜平表示。
(郏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