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教授李玲的名字,不时与医改联系在一起。
她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为什么需要试点呢?因为它同时也是整个医改中最难、最关键的环节。所有其他体系的建立和配套政策的落实,都依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
目前,公立医院是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看病难、看病贵和老百姓的抱怨,最直接体现在医院这个层次。同时,医院改革和其他各项医药卫生改革都有密切关系,绝大部分医药卫生改革的措施,最终都要通过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
对于医疗保障制度而言,提高覆盖面和覆盖水平,要靠制度的建设,但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就要靠公立医院的改革。如果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佳的利用,保障水平越高,资金浪费就会越多。
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研发、生产和供应要靠相关政策解决,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医院要有动力来主动使用基本药物和控制药物费用,这又要靠医院改革来实现。
而发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涉及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公立医院的职能,尤其是,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医疗的后盾。
专家认为,从这些层面来看,公立医院改革,一方面需要走出“过度市场化”的误区,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谈钱”。
东阳市人民医院被此次论坛选作“样本”的一大原因正是,医院并没有避而“不谈钱”,而是运用成本控制的方法,通过为病人省钱,来增强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
一个简单的例证是,该院投入300多万元建立了医学图像数字传输系统,由此,医生可以在诊室里观看拍片、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的图像结果,不仅节约了病人的诊疗时间(按传统方法,就连急诊出报告单也需要至少半小时),还替病人省下每年200多万元的胶片费用。
“我们要有一系列的机制设置,使得我们的医院能够变成一个成本的中心,而不是利润的中心,最终才能使百姓的医疗费用降低。”李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