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几乎与每个人的童年回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每个人的心灵史中,儿歌就是那些散布在清澈湖水的点点星斗,是凝结在稚嫩心田的颗颗露珠。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当下的孩子们很少能得到来自儿歌的丰富营养了:传统儿歌面临传承断层,新创作儿歌繁荣之下也难掩浮躁和苍白。在3月21日“世界儿歌日”,关注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好的儿歌在哪儿
36岁的黄林林有个4岁的女儿,关注儿童教育的她平时从一些低幼儿画报上给孩子找儿歌读,“说实话,很难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儿歌。很多作品粗制滥造,缺乏美感,缺乏音乐感。不知道精品的儿歌都在哪儿?”
“孩子们普遍‘吃不饱’,目前能接触的好的、有艺术性的儿歌远远不够。因为我们一线教育者都很少能遇到优秀的作品,家长更是不了解。”济南幼师幼儿园教师郭冠玉说,老师们平时会把一些日常知识编成儿歌,教给中、小班的孩子,但这也只是知识性儿歌,“孩子们更需要那些有文学营养、有音乐美感的好儿歌。”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曾说过,儿歌是一种孩子们接触最早的文学样式。儿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文学的启蒙、学习语言、训练他的音乐的感受力,以至于他最初的审美趣味的培养,都离不开儿歌。
何时才能让儿歌“荡起双桨”
“何时才能让儿歌‘荡起双桨’”?有人说“这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也有人说“儿歌创作的粗制滥造导致它很难推广”,还有人认为“是由于儿歌的传播平台太少”……
“都不完全是。儿歌‘荡不起双桨’的根儿在于它缺乏完备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从事儿歌创作、推广的多位老专家异口同声地表示。
近年来,优秀少儿歌曲匮乏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为此,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中国音协等7部门自2006年起,全面启动为期5年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
“尽管这些举措大有裨益,然而,儿歌推广依然举步维艰。”中国音协副秘书长韩新安说,“关键是我国缺乏儿歌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从儿歌的词曲创作、编曲配器、演员演出包装到传播平台、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都缺乏统一的调配与整合,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儿歌推广陷入了仅由政府‘埋单’的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韩新安说:“原来,我国的少儿歌曲成品后,凭一个奖,搞一台演唱会,电台一播,儿歌很容易推广出去,成本低、见效快。而现在,市场化程度高了,儿歌成品后不但要有好的配器、好的录音制作,而且要有知名演员演唱演奏、要有广泛的传播载体,才能推广出去,这就造成门槛很高,成本很高,回报又少,使少儿歌曲推广遭遇瓶颈。”
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告诉记者:“发表一首儿歌的稿酬通常只有几十元,和动辄数十万元卖价的流行歌曲、小说、影视剧本相比,创作儿歌的经济回报低得可怜。”
“少儿歌曲的市场化运作离不开对它的衍生品开发。”从事多年少儿歌曲创作的音乐教育家蒋雄达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将少儿歌曲创作当作文化立国的项目来抓,非常重视儿歌作品中人物的商品开发(如米老鼠、阿童木等)、广告配乐的使用、CD等音像制品的制作,从儿歌包装的频度、推广的力度和投资方回报的程度都远远高于我国。”
“除此之外,儿歌的推广还需要市场化的传播方式。”中国音协驻会副主席徐沛东说,“当前,网络等信息传播形式日趋多元化,而课堂音乐教材与少儿歌曲创作的衔接又相对滞后、更新较慢,传播载体大多被流行音乐、小说等艺术形式占领,儿歌的生存空间已变得更小,《双截棍》《老鼠爱大米》之类的流行歌曲被大多数少儿广为传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说,老一辈词曲作家谷建芬、李幼容等人凭着满腔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少儿歌曲创作。但是,“依然难掩儿歌创作队伍匮乏、题材严重老化、缺少经费支持、推广力度不够的事实。”少儿歌曲的创作与推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支持。
“少儿歌曲推广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实施。”韩新安说,“少儿歌曲进教材,要教育部门配合;组织音乐家进校园‘送歌’需要文化部门配合;少儿歌曲的传播需要媒体合作,缺了哪一方都不行。”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