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透露你的秘密
如果有人说,你随随便便写的几个字,已经泄露了你的性格、你的气质,甚至你的经历,你会相信吗?
至少,作家毕淑敏有点信。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一次演示中,仅凭她在黑板上写下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行大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和她素昧平生的笔迹分析者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书写速度快,线条流畅,笔触重,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可以看出这个人快人快语,单纯而不复杂,即便是坏事,也能用好的眼光去看,喜欢做亲自动手的工作、技师型的工作,比如医生;但她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能要通过业余发展起来……”略加思索,这位笔迹分析者又在黑板上写下“文学”两个字。
这使得毕淑敏和在场的人们都感到十分惊讶和佩服。了解毕淑敏的人都知道,她以前做过医生,但一直酷爱文学,后来转行,写出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
笔迹分析真的这么神奇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接触了一些相关人士,发现它并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解答的问题,却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思索。
笔迹分析的神和不神
字如其人,这是一句老话了。唐代文豪韩愈说:“喜怒窘穷、忧愁、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划书焉发之。”
徐庆元,就是那位给毕淑敏做演示的笔迹分析师。他使用计算机对笔迹特征中的压力、重心、速度、字体的大小,以及生理特征中的体形、脸形、身高等进行了2000多份笔迹的采集,统计数据多达7万个。统计后发现:生理特征相同的人,比如都是大眼晴,他们的笔迹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他认为,通过笔迹,可以推断出生理方面的一些特征。比如,一个人个子比较高的话,一般手会比较长,在运动的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反映,会形成他的一种习惯性的微妙举动,在笔迹中就留下一些痕迹。这样,一个老练的笔迹分析者,就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大致的、探索性的判断。但也不能达到根据笔迹就能给一个人画一个像的程度。
在采访中,我们也遇到这样的笔迹分析者,声称其能力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连被测者是否怀孕,怀的是男是女都看得出来。
对此,徐庆元倒是坦陈,他是看不出来的。他说,就是有人看出来了,也得说出他是怎么看出来的,才能让人信服。但在心理方面,笔迹就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握笔紧、下笔重、书写速度快,造成手部肌肉运动张力大,易疲劳,反映出书写者行为迅速敏捷,冲动急躁。
我们不妨摘取几则笔迹分析的例子,供读者验证一下,看看是否有一定道理:
以英文字母为例。假如“d”的干有低区的两倍高度,则说明书写者是个理想主义者;“d”干越短,说明书写者越不自信。“h”分为上区和中区,一个高且宽的上回环,显示出一个人健谈的特征;回环较短写成像个小土丘似的,可以明确地显示出书写者机警、挑剔、爱指责和批评他人的本能。“p”写得很短,说明书写者是个吝啬的人,近乎印刷体则是高智商的标志。底部很大的回环意味着书写者热爱生理活动。
当然,这只是最粗浅的分析。正因为此,我们不能不看到,笔迹分析还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乃至一位笔迹分析者在读了徐庆元的书之后,虽然对他的分析相当赞同,仍然表示遗憾说,这本书能够读懂的人极少,操作方法更不易掌握。比如,“线条笔笔凝重”一条的解释和“线条笔笔凝重颤抖”一条的解释就相差甚远,这里面的分寸,是非专家无法理解和掌握的。
这可能就是笔迹分析面临的尴尬。一方面,尽管国内已经有20多本笔迹分析的著作出版,但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成立正规、有力的专业机构;另外一方面,笔迹分析又常常被吹嘘得过于神秘、神奇,反而使人产生怀疑。
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笔迹分析在国内,仍然踟蹰不前。
笔迹中的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主编过《笔迹心理学》,对笔迹分析相当关注。他说,笔迹心理分析确有科学依据。研究笔迹与个性、笔迹与心态关系的学科称作笔迹心理学,它是笔迹分析的理论基础。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笔迹学早已成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不少大学开设了笔迹心理学的专门课程。笔迹学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医学、人才学、刑事侦查学、公共关系等领域。
郑教授说,就我国来说,在心理学界,香港心理学家高尚仁和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都进行过有关的研究,但内地学者的研究尚不多见。除徐庆元等一两个人是专职外,大多是业余的。作为自学成才者,他们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理论上提高,走向专业化,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资深人士李运亭先生,是工业组织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对笔迹心理分析也颇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笔迹究竟能否揭示人的人格特质?这一问题在国外已经有过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存在各种局限,出现了复杂的结论。
他介绍了国外心理学家的这样一个测验。先对测试者进行常规的基于3种人格问卷的测验,3人被区分为外向,3人被区分为内向。然后,10个笔迹学家独立地将6人的笔迹样本判断为内向的或外向的。10个笔迹学家对6人的判断,总共60个判断,58个是正确的。该研究证明可从笔迹对人的内外向特质作出正确评估。
不过,也有心理学家让64个18到70岁的被测试者完成心理测验,并提交笔迹样本,发现13个笔迹特征与心理测验结果无显著关系。
徐庆元在自己的实践中发展出一种触觉理论。他认为,最能体现书写者个性心理的是笔迹中线条的力度和速度,而不是字的结构。如果试一下就能发现,睁开眼写和闭着眼睛写字相比,字的结构差异会很大,而线条的力度、速度和形状却是相同的。
徐庆元说,和听觉、视觉等相比,触觉可以说是更根本的生物感觉。但触觉这个东西没法测量,一直以来研究不多。笔迹恰恰为主动触觉提供了一个载体,书写的动作并不杂乱无章,而是有一定规律和节奏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书写动作都有独特的固定模式,如果试图改变,便会觉得别扭。探寻这种模式,就是笔迹分析的基础。
笔迹分析在应用中
让我们暂且把这些理论放在一边吧。大概没有人会否认笔迹和人的关联,问题只是关联度的大小和分析这种关联度的难度。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即使我们学会了笔迹心理分析,又能用它来做什么呢?
在这方面,倒是已经有了许多有趣的实践。
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在人才测评方面。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李运亭曾经为华为、上海贝尔等著名公司服务,笔迹心理分析是他在工作中时常采用的方法。目前,他还开设了有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笔迹心理分析的教程,包括如何在组织内部组队用人,实现降低内耗,优势互补,有效防止有潜在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的人进入企业等等。
他说,在国外,当你向求职单位递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履历表时,却被要求必须提供一份手写的材料,是很司空见惯的。
75%以上的法国公司利用笔迹学作为人员选拔的基本方法,而在瑞士该比例还要高一些。笔迹学还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等国得到常规的应用。欧洲大陆的报纸招聘广告中常常指明递交手写应聘书,而申请者也希望进行笔迹测试。
在国内,早在1999年,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就正式立项,将《笔迹分析技术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研究》正式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开发。
李运亭提到,他在企业管理咨询实践中碰到的一个例子是,一个企业的女副总忽然辞职了,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再对这位副总进行常规的测试。企业找到他们,他们就根据她留下的笔迹进行分析,得出大概的结论,这位副总虽然工作能力强,但内心深处具有立志做个贤妻良母的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心理可能来自早年所经受的创伤,一旦条件成熟,她就毅然辞去工作,返回家庭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笔迹分析的结论是准确的。
他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情况。但在人才测评中,笔迹分析确实提供了许多普通考试、甚至面试都得不到的信息,作为人才评价与选拔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相当有益的。而要大范围推广笔迹分析技术,还需要更多的人特别是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士的介入,心理学应当介入并接纳这一研究领域,笔迹分析只有成为心理学的工具,才是真正可靠、有效的科学工具。
而另外一个在我们看来很有前途的笔迹分析应用,是在教育领域。如果我们知道笔迹和某种性格的联系,那么反过来,矫正这种书写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孩子性格的塑造。
事实上,徐庆元当初对笔迹感兴趣,就是因为小时候写字很慢,考试时就很吃亏。后来为了把字写快,他练了一年字,结果发现自己的性格开朗了,外向了。
厦门心理学会的金一贵老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这种练习和一般的书法练习有所不同,金老师说,写字的笔划力度与其自我观念相关,纸上留下过重痕迹的学生通常自我观念强而固执,可考虑让他们用坚硬的垫板、容易破的纸和很尖的笔练习书写。这样学生练写时得非常小心,这种小心的行为就会改造旧的行为,通过反射到大脑形成记忆,从而改变先前的自我观念。
而据报道,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还尝试用书写来矫治服刑人员。其中一位服刑人员小向练了一个多月字,体会到了自己的转变:“我的控制力、意志力都增强了,和‘同改’的关系也改善了。”他上课专心,连老师的讲解,也能随口说出来:“老师说,很多老板的字写得又宽又稳。宽,代表心胸宽阔;稳,代表做事稳重。”
未管所心理矫治中心的干警介绍说,考虑以笔迹矫正来矫正服刑人员的心理,主要是考虑到他们是未成年犯这一特殊性:“青少年有叛逆期,太强调自我,但又可塑性强。与其多次说教他们都不接受,不如让他们在练字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得到改造。而且能写一手好字也是多数服刑人员的愿望。”
考虑到电脑的普及,少年的书写水平日趋降低,这种结合心理纠正的练字方法确实大有可为。顺便练出一手好字也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