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颜色完全如前 色彩光亮健康
· 从桥底穿过并穿越苏州河
· 【修旧如旧】 在全国寻找20位铆钉工人
· 清除百年前留下的“拦路虎”
· 【修前体检】 去年4月“体检表”就准备好了
· 【移桥复位】 偏差要控制在1厘米内 复位最难点是水位
· 老桥铭牌原样归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修旧如旧】 在全国寻找20位铆钉工人
  大修的原则,就是简简单单四个字——“修旧如旧”。

  但说来容易做来难。为了延续外白渡桥最大的特色,那一块块钢板拼接而成的桥面,外白渡桥从一开始的修复方案就确定了采用传统的铆钉工艺,就是用铆钉将一块块钢板拼接在一起,此次需要去除锈蚀铆钉、重新铆接。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成熟,铆接工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焊接工艺。“这次如果采用现代工艺,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还相对快捷得多,但我们的原则是,外表以及工艺都要修旧如旧。”一位负责修缮方案制定的工程师说。

  寻找铆钉工人,因此成了此次大修的难点之一。工程师们想到,铆钉工艺还在铁路钢桥领域个别使用,于是向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系统寻求帮助,千方百计地与秦皇岛、陕西等有可能存留此项工艺的地方联系,终于在中铁六局和中铁山海关桥梁集团找到了合作伙伴。20多位工人师傅因此参与了外白渡桥的铆钉连接手术,年龄最长者已经68岁。

  记者昨日在码头看到,桥身上一个个“图钉”样的圆头,和从前几乎一模一样。“给超过百岁的文物铆接,对我们来说还是头一回。”一位领队师傅说,虽然从技术上讲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但由于面对的是文物,所以不能出丝毫差错,每次铆接完都会对每个铆钉仔细检查,用榔头一个个地敲,不能有任何松动,“一个铆钉不合格都要拿下来,要给上海一个百分百合格的老桥。”

  本月底,部分已经返乡的工人还将再来一趟。因为待桥复位后,南桥和北桥之间的连接还需再用铆钉拼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修旧如旧】 在全国寻找20位铆钉工人 2009-2-18 浙江日报000092009-02-18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