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 转型升级
——我省农业迈向又好又快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引言]抓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抓源头监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抓技术推广,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抓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空前增强。近年来,我省农业正在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中不断开创着一个又一个灿烂新局面。
2008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全面贯彻“两创”总战略,突出粮食生产和主导产业培育,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切实强化依法监管和为农服务,有效克服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三鹿”奶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126.7亿元,实现增加值6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2.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8845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来自一产的现金收入2334元,同比增长26.5%,农业对农民增收贡献明显加大。
保障农产品供应
抓好农业生产,主要农产品供应得到保障。狠抓粮食生产分级负责制和扶持政策落实,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和专业化组织,广泛开展高产创建。预计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2%、1.8%和4.2%,规模经营面积333.9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53%。扩大“菜篮子”生产,深入推进蔬菜等产业优化改造,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928.1万亩,总产1658.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生产恢复增长,前三季度,肉类产量138.2万吨、禽蛋41.4万吨、奶类16.8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8%、10.2%和9.7%。
源头监管保质量
加强生产源头监管,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平稳。组织开展“绿剑”集中执法,加强小农资店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组织饲料质量、奶牛养殖、奶站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全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823个、绿色食品15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78个,蔬菜、水果、畜禽、茶叶等主要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98.3%。
培育主体增活力
全力培育主体创业,农业发展活力有所增强。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扶持力度,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25家,累计达8013家,社员42万户,带动农户329.9万户。组织开展龙头企业与欠发达地区基地对接活动。加强生猪、柑橘等农产品营销服务,成功举办浙江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市场拓展力度加大。2008年1~10月份,农副产品出口64.9亿美元,同比增长8.9%。
用科技武装农业
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型服务体系初步构建。整合农科教资源,建立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6个分中心。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组织万名农技人员联万村结万对活动,多形式送科技下乡,扩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组织培训新型农民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学员2.9万名,转移率89.8%。启动20个引进国外先进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深化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100%行政村建立农民信箱联络点。
污染治理保生态
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切实抓好畜禽规模场排泄物治理,积极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深入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积极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大力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前三季度,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820万亩,受益农户350万户;实施水稻综合防治1332万亩;完成499个村生活污水沼气工程建设,受益农户8.2万户。
管理创新有成效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多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健全动态监测网络,组织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贯彻落实《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指导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加强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监管,扎实推进“万村审计”,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落实省政府国有农场改革意见,加强农场土地确权维权,稳妥推进农场改革,增强农场发展活力。
□ 杨军雄 厉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