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本书,会像《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般,备受瞩目甚至追捧。在该书中文版举行的座谈会上,国务院新闻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中央统战部等部门的负责人与会。
就出版书籍而言,这样的场面实为一时之盛。
2005年,因为写作《江泽民传》,库恩开始声名显赫,但同时他又承受着西方媒体的猜疑和批评。
1月10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库恩,他身穿深蓝色西服、头发已花白。库恩是个大忙人,他的日程表安排得十分紧凑。在采访间隙,库恩曾数次离开座位,回来后,他又连忙为自己刚才的离开做解释:“非常抱歉。我不想显得自己很没有礼貌。但我中午就要去天津,所以走开了一下去整理行李。”
库恩坦承,最初要写这样一本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书,他非常犹豫。但经过思考以后,他觉得自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我在中国有20年的经历。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考虑了书的结构,觉得有了信心,所以写了这本书。”
1989年,库恩受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邀请访问中国,为中国当时的金融改革担任顾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他总是看到美国媒体对中国进行扭曲、沿袭对中国的偏见报道。“当时我很沮丧和失望,为了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我开始了一系列活动。”
到现在为止,库恩来中国有100来次了,他一直致力于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也常在美国媒体上介绍中国。库恩说,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是向世界讲述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想法,更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中国。他不仅采用了过去很多年来的采访成果,同时还为这本书专访了一些中国领导人,丰富了中国的形象。
库恩也知道,要谈论中国领导人的整体形象,是比较困难的。“我一直致力于介绍中国领导人是有个性的、真实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
他说,世界对中国的主流偏见是中国是一个单一化的形象,对中国人的印象更是如此。他要介绍的是中国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我跟很多中国领导人有接触,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艺术爱好,所以我在写作的时候,主要目的是展现中国领导人的不同面貌。”
库恩表示,对高层领导人的集体概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他认为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才干、智慧和教育背景,在世界范围里都是最优秀的。他注意过他们的教育背景,很多人都有博士学位。
“还有的领导人,他们原来接受的是科学教育,是工程师,后来学习了法律和经济知识。有的领导人则在几个地方省份有过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最优秀的领导人之一。”
库恩跟很多领域的中国领导人都有很深厚的友谊,他很荣幸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这些人也成为了他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