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腐朽在他们手中化为神奇
· “姐姐奖学金”
设立
两年多啦!
· [上篇] 从“工”到“艺”的华丽转身
· [下篇]   艺术村里的年轻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下篇]   艺术村里的年轻人
  今年35岁的周扬,是记者在嵊州艺术村里见到的最年轻的根雕工艺大师。属牛的周扬,性情耿直,在艺术追求上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闯劲。

  周扬告诉记者,因为父亲是一名美术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己从小酷爱美术。1990年,周扬从嵊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木雕班毕业后到日本一家公司从事佛像设计制作,尽管收入不菲,但重复枯燥的产品让他厌倦。一年后,周扬辞去工作,在全国各地边打工边学艺。“在临海,我在一家公司帮人雕像。那里雕的都是几米高的大佛像,从来没有雕刻过,加上初来乍到,干的都是最累的活,收入也低得可怜。”但学艺的艰辛并没有让这个倔强的年轻人退缩。1993年底,经人介绍,周扬投到了著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门下。“一进门,高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学手艺很苦的’。那时白天制作产品,挣生活费,晚上就静下来自己钻研、揣摩,直至深夜。”也就是从那时起,周扬认清了做工匠与搞艺术的区别,也使他开始真正领略到雕刻艺术的魅力。“找材料很辛苦,搬树根要花力气,雕刻的时候要吃粉尘。”但周扬很爱这一行。走进他的作品陈列室,每一件根雕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艰辛的创作故事:那棵枯木,是他在甘肃陇南的时候在一堵悬崖下发现的,当时请了几名当地民工帮忙,腰上系着绳索,硬是把它拉了上来;那件《丹心牧古》,是他在安徽一户山里人家的猪圈里找出来的,当时上面满是白蚁,拿回家后思索了十几天,最终雕成了这件作品,还在2003年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上获得了金奖。2004年,他被团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全国乡村青年工艺大师”称号;2005年,获嵊州市十佳优秀青年,作品《天问》荣获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最高奖“天工奖”;2006年,被评为第七届绍兴市十大优秀青年。几年来,他的根雕作品《江村渔烟》、《上下五千年》、《不老人生》等分别获省级、全国级金奖。

  两年前才进驻艺术村的周林锋,原先是厦门一家台资工艺品厂的设计研发部主任。19岁高中毕业后,他便进泥塑厂学做泥塑,“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寥寥数语,这位年轻的工艺美术师便道出了泥塑与根雕两者之间的区别。

  经过多年的刻苦创作,现在,周林锋已是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理事。2005年,他创作的《暗香》获嵊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2006年,《丽影》获杭州西湖博览会银奖;2007年,《春雨江南》获“浙派根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印象楼兰》获中国第11届根艺石艺精品展金奖;2008年,《江南春色》获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银奖。接过周林锋递上的名片,记者打听起了他的从艺经历——原来,小伙子做根雕还没有正式拜过师傅呢!为了心仪的根雕事业,周林锋断然放弃月薪6000元的优厚待遇,先后到厦门鼓浪屿艺术学校和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自费进修。他向记者透露,刚开始时捡别人丢弃的木头雕刻,后来慢慢有把握的时候才正式下刀。为创作一件满意的作品,先要用泥塑做造型,有时候睡到半夜里也会起来刻上几刀,灵感来了连饭也顾不上吃。为了给自己“充电”,周林锋业余时间还啃起了“大部头”,《三国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唐诗、宋词。“放下刻刀拿起书本,工作室里家里到处摆满了书籍,一有空就迷上看书。”他的爱人在一旁悄悄向记者介绍。

  “五个徒弟4个省,乡音习俗各不同。”郑兴国现为中国根雕协会理事、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嵊州市根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是艺术村里的“香饽饽”,慕名而来的学艺者络绎不绝。

  来自安徽淮北的杨大力喜欢根雕,但是家境拮据,只得出外打工糊口,阴差阳错当了10年厨师。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嵊州根雕艺术,便放弃去上海创业的打算,来到艺术村拜郑兴国为师。一开始,家里人都不同意,认为学根雕不如做厨师赚钱稳当,但小伙子铁了心要转行学根雕,为此“连着两个春节我都没有回家,一个人呆在这里静心学艺。”28岁的张培,老家是江苏徐州,高中毕业报考南京美院落榜,一直在外打工谋生。“算起来离家打工整整10年,我已经拿到了中级电焊工的资格证书哩!”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来这里学艺,拿电焊枪的手现今拿起了雕刻刀,第一批根雕作品已经问世。坐在记者身边的李青圣是贵州安龙人,挖过煤下过井,来到浙江打工还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在羊毛衫厂做过机修工,但是心中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艺术梦想。半年前,李青圣拜郑兴国为师学根雕,“小伙子有些艺术天赋,悟性高,工作起来认真踏实,20天的基本雕功考核一次合格通过。”看得出来,一向严格要求的郑兴国对徒弟的评价是认可的。

  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郑兴国言传身教,连续创作了《丰碑》、《妈妈永远爱你》两件根雕作品。记者看到,《丰碑》的造型分成石和根两个部分,石的部分象征这次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根的部分着重雕刻了形态各异的施救人员群像,另外还有一个躺在担架上却举手敬礼的少年;《妈妈永远爱你》取材于大地震时一位脊梁被砸断身体已变形的年轻母亲,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手机短信写下给襁褓中的孩子的遗言。“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思想内涵,追求艺术创新。”郑兴国强调古老的根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弘扬传统的创作手法,挖掘传统的创作题材,年轻一代应该在前辈的基础上大胆求新。“用根雕展现时代,让作品不断升华,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拿起雕刻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下篇]   艺术村里的年轻人 2008-12-5 浙江日报000132008-12-05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