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温州农村 波澜壮阔30年
· 超越梦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超越梦想
——温州农民敢为人先
□ 方勇军
  超越梦想

  ——温州农民敢为人先

  □ 方勇军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

  30年前,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序幕,劳动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

  温州农民,抓住机遇,先行一步,率先从这块热土上播下了希望,超越梦想。温州从一个交通闭塞、位置偏远的海港小镇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都市,从资源匮乏、可耕地少的农业生产地区实现了向工业生产基地和品牌之都的腾飞,百姓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温州经济社会之所以快速发展,党的富民政策是根本,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源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是必经途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历程中,农业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可以说,温州农民的创业,造就了温州发展的奇迹;温州农民的创新,推动温州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扩张;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促进了温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温州人多地少,在“一大二公”的体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老百姓日子连自给自足都保证不了。早在1956年,温州永嘉燎原社就试图搞分田到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改革农业经营体制入手,调整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体制的松绑,生产力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于在微薄的田地上耕作,大量从农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开始涉足其他领域,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三中全会后的短短几年,温州前店后厂式的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一度号称百万供销大军走遍了千山万水,形成了千军万马闯市场的壮观场面,构成了温州工业化发展的雏形。此后,通过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规范提升、对公有制企业的改革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培育出比较成熟的多元市场主体,推动市场体系发育和完善。一大批温州农民开始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涌现了南存辉、王振滔、郑元豹等农民企业家。

  温州市场机制的先发优势,造成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空前的活跃,区域生产要素的集聚成为了必然趋势,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以专业市场为城镇化发展的先导,以产业集聚为城镇化的基础,以管理制度创新为城镇化的体制保障,一批小城镇迅速崛起。1984年建镇的龙港镇,依托温州南部鳌江河口沿江临海的优势,从5个荒凉的小渔村起步,成功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到1994年,把只有6000多人口的小渔村建设成为拥有13多万人口的农民城,被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目前龙港镇的中心城区面积已达16万平方公里,集聚了28万人口。

  应该看到,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温州农民在农业发展中也同样走在前列,温州农业正加速从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跨越。到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3.2亿元,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591元。全市有18个中国“特产之乡”,形成了畜牧、蔬菜、水果、茶叶等十大主导产业,基地规模达150万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相继涌现。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225个,包括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06家;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00余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24个,温州名牌产品55个。温州的农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30年来,温州农民创业创新,推动温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为我们勾勒了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蓝图。

  温州农民,正在这片承载梦想的热土上收获新的希望。

  (作者为温州市农业局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3 超越梦想 □ 方勇军 2008-11-19 浙江日报000132008-11-1900033;浙江日报000132008-11-1900034;浙江日报000132008-11-1900003;浙江日报000132008-11-19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