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包产到户”给中国改革带来什么
· 改革先行者能否一路领先
· 农村现代化路在何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改革先行者能否一路领先
  小岗是改革的先行者,人们寄厚望于小岗。但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徘徊与困惑也一度困扰小岗人。

  正如2004年从省直部门下派小岗任村支书的沈浩所说:“想不到满身光环的小岗发展了26年,还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自来水还没入户,村委会负债运行,当时人均年收入刚过2000元。唯一的资本——名气,如‘小岗’‘大包干’也被人抢注了商标。”

  记者调研发现,小岗改革“先行”未能“先富”,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从历史原因看,在“大包干”解决温饱后,错过市场门槛较低的乡镇企业“发展机遇期”,没有完成从小农生产者到商品经营者的转变,被认为是小岗失去“先富”机会的根源之一。

  严宏昌感慨说,30年来他有两个梦:一个是已经实现的“大包干”。另一个是始终未圆的“工业致富梦”。他先后创办6个企业,但都因种种原因未成功。

  回想“屡战屡败”的办厂经历,严宏昌叹息说:“小岗人不敢闯了,失去了当年摁手印分田到户的改革勇气。”

  从乡村治理看,没有产生新型带头人的新机制,是小岗不能“先富”的又一根源。

  “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至今不能释怀: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很长时间没有一次党员会和村民会能开到尾,村委会改选一度无法顺利进行。

  从体制原因看,小岗其实是中国传统农区的缩影。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束缚,发展要素处于向城市“净流出”状态,这是发展慢的深层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评价小岗村,要注意两个标尺:一是承包制的历史性贡献。二是传统农村的发展水平。华西村全国没几个,小岗村目前在全国更具代表性。

  小岗突破曾创造中国改革的“历史高度”。但要求小岗创造中国改革进程的所有高度,则未免有些苛求。

  经济发展不外乎四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但目前在我国传统农村,四要素处于“净流出”状态,如农民工涌入城市、土地被征用或抛荒、农村金融失血、农民技术素质低。小岗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流,村内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

  “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区发展要素‘净流出’而能致富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坦言。如果不能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不能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转变落到实处,中国传统农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就很难顺利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媒体点击 00009 改革先行者能否一路领先 2008-10-6 浙江日报000092008-10-06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