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我们感觉到,司机心里都有一张城市信用地图。像开夜车的庄师傅,一般都在晚上11点之后将车开到滨江区,停在华为、东信、龙禧等地,一边排队等乘客,一边开通GPS叫车服务,“滨江区叫车的大都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人,文化素质高,守时守信用,我就喜欢接这里的生意,像那些信誉差的宾馆、小区,不大有司机愿意去的。”很多坚持下来的司机,都像庄师傅这样逐渐摸出了看人服务的门道。
社会学把人类社会的信任分为三种:基于血缘、基于身份的信任;基于历史、基于了解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具有最高的可信度。显然,怕被“放鸽子”的司机,在没有其他信任依据的时候,采取的只能是最原始的信任方法——基于身份的信任。要打破这种信任的僵局,提高叫车服务的普及率,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度层面下功夫。
据杭州交通卫星定位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史青弋介绍,目前杭州的各个出租车公司对于叫车违约的司机,一般都作拒载处理,罚款300-1000元,面对这样的惩罚力度,司机一般不敢轻易放乘客鸽子。
难题还是在于对乘客的约束。接线员赵淑萍告诉记者,对于爽约的乘客个人或者单位,GPS定位应用中心的电脑中都保存着相关的记录。只要你曾经预约过并且使用同一个号码拨打进来,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你的以往记录。如果爽约次数多了,你就会被列入中心的黑名单系统。
“杭州的叫车服务还在推广阶段,不收费,带着一定社会公益的性质,所以我们对于乘客的约束力也比较小,黑名单系统也没有真正发挥效用。而在上海这样的叫车服务发展较好的城市,像上海大众客运公司,一旦乘客用同一个号码爽约3次以上,这个号码就被停用一个月的叫车服务,一个月解锁后重新考核乘客的信用等级”。据杭州GPS定位应用中心的副主任贡伟介绍,在叫车服务臻于完善的发达国家,乘客的叫车信誉度还被写入了个人信用档案,这个污点会影响到乘客在银行贷款、求职、晋升、交友、消费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际上,在当下中国,不仅仅是叫车服务面临这样的信任僵局,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随着社会群体差异的扩大,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诸如电视广告、楼盘销售、房产中介、网络购物、寻医看病等等,都弥漫着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如何排除这种不信任,如何保证各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下大功夫,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制度上的监督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