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乡村实验:“归于尘土”的生态农居
· 作为空间文化主体的
乡村如何常变常新
· “归于尘土”的生态农居
· “避暑山庄”
· 乡土材料也能盖起现代功能的房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作为空间文化主体的
乡村如何常变常新

  《时代建筑》杂志特邀点评人李立说,从建筑学的角度,新农村之“新”,绝不是制造乡村的城市化景观,它的目标指向应是恢复乡村空间的“造血机能”,即乡村作为一种空间文化的主体,持续而自发地改变从而常变常新。

  从这个角度看,任卫中的乡村建造实践体现了一种社会力量介入乡村建设的恰当方式。

  “早年乡村生活的经历在他身上维系了对草根文化的认同和自尊,这种经历使他成为民间建造技术的学习者和乡土建筑传统经验的梳理者。”李立说,长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忧患意识,使任卫中成为自发利用现代建造技术和思想、对民间传统建造方式进行改良的引导者和传播者。

  另一方面,任卫中作为乡村建造活动的策划人和直接参与者,与政府和村民保持着良好沟通。如果不是身在机关,他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也不可能取得村民的信任,而这一切,均有赖于宽容实验的当地政府。

  任卫中一直在交通局下属的港航管理处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想法”,欲建成中国第一个生态村。

  他对生态村有两个要求。一个是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着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房子如何盖,如何耕种,废物如何循环使用,人类活动如何体现环保主题等,都能在村里得到解决。

  但凭一己之力建成一个新村,任卫中现在想想也是“乌托邦”。

  有时候,他像个清教徒,主张生活节约、节制物欲。但他也承认,“普通人一般做不到”。

  任卫中的老家在安吉县报福镇统里村,村子后面的山顶上,过去曾经办过一个农场,有两三百亩土地,但后来本地人嫌上山太累,荒废了。任卫中承包了这块地,准备把大西北地区的人迁移到这里,建成一个新村,“就像当年英国人开发美洲一样”。

  但这个计划还未及实施就被宣告不可行。直到任卫中将一批上海教育界人士请到安吉,论证黄浦江源头在安吉,并以此吸引到大批上海游客后,任卫中的努力才被政府所认可。时任县委书记曾在会上公开表扬任卫中为生态建设所做的努力。

  甚至,政府保留他的职位和待遇,让他一边工作,一边做生态村的设计。不过,这一回任卫中的目标变得很小:建生态农居。建一个村难,建一座房子总不至于太难。如果能建成房子,就能形成小社区。

  2004年,他参加了清华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一个培训项目,用十几天时间见识了欧洲尤其是法国农居。令他可以在“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

  就在这一年,安吉县安排部分机关干部到农村作指导员,任卫中也在开发区的剑山村租到了一块空地,经政府同意用作乡土建筑“实验室”。

  2005年,任卫中如愿出任驻剑山村的农村指导员,从5月份开始,花了4个月时间建成第一幢“生态农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作为空间文化主体的
乡村如何常变常新
2008-7-28 浙江日报000102008-07-28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