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乡村实验:“归于尘土”的生态农居
· 作为空间文化主体的
乡村如何常变常新
· “归于尘土”的生态农居
· “避暑山庄”
· 乡土材料也能盖起现代功能的房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避暑山庄”
  大热的天,可以钻进任卫中的实验屋里,既是参观,也为躲避毒辣的阳光。

  一号屋是完全的居家设计,三口之家正好。房子分两层,下层是客厅和半个院子。院子算是三间两厢,厨房安排在左手,旁边是储藏室。

  院内通往屋子的过道是条小桥,桥下有井。“不怕停水,还可以调整温度、改善小环境、小气候,冰西瓜都可以。”任卫中自己住在这里,屋子主要用作参观展示,墙里墙外都是图片,讲述他的设计原理和思路。

  上到二楼,很多小窗户,有穿堂风,“窗太大不利于保温”。

  临道路一面,有露台,“相对于把院子建在屋顶上,外界对私生活不干扰”。

  传统农居,一般在屋前设院,门口就是道路,路人都能看见主人在院子里干什么。而且,这样的设计视线开阔,节省土地。

  主卧前有走廊,上有遮阳板。“采光非常丰富,冬天都有20度。”

  整体上,这座屋子用了大量的玻璃产品。在2008年春天的大雪中,有些人家铁皮屋子都裂了,这房子丝毫不受影响,“木结构有柔韧性”。

  不过,这是任卫中的第一个概念产品,“很粗糙,真要住的话,在细部上还要处理。”

  第二幢房子被任卫中用作茶肆,可以开小型会议,也可以用作农民会所。

  这是一幢老屋改造的建筑。以前没有窗户,“非常平庸”。但任卫中决定改造这房子。“农居可以经过改造而延续其生命,不需大拆大建。”

  但另一方面,原来农民对房子的要求只是通风、避雨,现在要享受了,原样保持是不行的。

  任卫中重点对功能分区、房屋结构、采光和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用回收利用的旧宅材料,并利用门前河道里的鹅卵石丰富一楼墙面质感,从而实现“建筑的地域性特质”。

  除了屋内功能,任卫中赋予这房子“公共职能”,使其成为一座“公共建筑”。中国农民以前没有公共场所,有些公共事务,都是在祠堂里谈的。但祠堂是宗族建筑,与村社并不是一个概念。作为现代农村,要有公共建筑。

  2007年,任卫中组织人在前面的空地上打年糕、摆酒席,营造村庄公共活动场所的气氛。“我要为每个村里建一座生态的公共建筑。现在农村设施都是政府想到后提供的,其实农民需要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个摆酒席的地方。”

  2008年上半年,安吉县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就在此召开。

  四号房看起来有点“艺术性”,土墙用剖成两半的竹子装饰成栅栏状,很有质感。里面分为厨房、贮藏间和酿酒作坊,共三间。

  其中贮藏间有1.5米伸入地下,分为两层。这样做,一是解决泥土来源,不用从别处取土盖房,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恒温、恒湿、通风、采光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避暑山庄” 2008-7-28 浙江日报000102008-07-28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