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巨大,构成独特的“阴阳脸”。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
美国3个科研小组经模拟推断后得出相同答案:小行星或彗星等外力猛烈撞击是造成火星南北差异的原因。
巨大差异
火星南北半球可谓“风格迥异”。南半球是充满陨石坑和沟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低地和平原。火星北半球的平均高度约比南半球“矮”约3000米,外壳也相对较薄。地貌上,南北半球分界线呈现为清晰可见的一条巨大曲线。
据估计,火星上直径宽于30公里的深坑数超过3000个,其中约90%分布在南半球。北半球则存在巨型陨石坑伯勒里斯盆地。
最新计算数据显示,伯勒里斯盆地长约1.06万公里,宽约8500公里,面积约为月球南极巨大陨石坑艾特肯盆地的5倍,相当于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面积总和。
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注意到火星南北截然不同的“两张脸”。此后,火星高低各半的成因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
同一解释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3篇论文,对火星“阴阳脸”成因做出相同解释。他们认为,数十亿年前,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年轻的火星,是造成地表巨大差异的原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人员根据火星探测器传来的火星重力和地面参数,重构火星地表在火山形成前的状况,推断火星遭遇撞击后可能形成椭圆形陨石坑。
来自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则利用三维模拟,测算出形成陨石坑的条件。根据他们的计算,宽1600公里的物体以2.09万公里时速运动时,可能以与火星表面形成30度至60度夹角撞击火星,释放出相当于75万亿兆吨至150万亿兆吨三硝基甲苯(TNT)炸药的能量。
3个研究小组均认为,鉴于只有伯勒里斯这处大盆地,火星只出现过一次“超级”撞击。陈立希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