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共青团十六大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根据以往的会务流程,在北京参加大型活动,尤其是有重要领导人出席的活动时,往往要安排与会者与领导人合影留念。但当天大会却取消了这个环节,期盼以此举引领风气,为全国文风会风转向勤俭节约作贡献。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为“勤俭节约”四字添上了些许悲壮的色彩。今年初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冰雪灾害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16.5亿元。此前有经济学界人士估算,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252亿元,是年初雪灾的3.5倍。面对灾后巨额的重建资金,我们亟需思考如何开源节流,打胜这场灾后重生的攻坚战。为此,5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中央国家机关今年的公用经费支出一律比预算减少5%,用于抗震救灾。此后,全国各级机关也将经常性经费预算开支做了削减。
节约,在细微处。大会照一张“千人照”所需要的经费可能并不十分昂贵,但是照片照出来之后除了供与会者一时纪念之用外,并无更多的实质价值。广东团省委书记谭君铁更是一语中的:“拍出来后大家又不知道往哪里挂。”我们从来就不缺这种多具象征意义的事物,小至国内游客历来乐此不疲、无处不在的“到此一游”标记,大到一些堂而皇之、大张旗鼓的“××纪念日”。社会心态浮躁,身边缺少的正是细微处见真章的踏实与甘于寂寞的耐性。
“节约”是个口号,我们更需要的是把这个响亮的口号落脚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压缩行政经费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要用这面旗帜去引领我们转变“豪爽”的经费价值观,但更重要的是,这面旗帜必须有更多的保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完善的监督制度以及可谓之“苛刻”的责任追究。唯有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理念、拖沓冗长的会议风气、连篇累牍的文件报告,才会有终结的可能。(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