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两千年前的精美瓷乐器会唱歌
· 当地村民说:
没想到耕种翻土一锄头挖出个大宝贝
· 专家们解释:一个“仿”字说明当时的越人很务实
· “隔壁邻居”称:浙江德清是无锡鸿山大墓出土礼乐器的生产地
· 考古队坚信:
找到窑床比发现瓷器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专家们解释:一个“仿”字说明当时的越人很务实
  中国为礼仪之邦,礼器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古代中国,祭祀祖先的鼎、鬲等器皿,被赋予神圣的含义。冶金业出现后,人们用昂贵的青铜器去铸造礼器,以示对祖先的虔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贵族在日常生活中盛食器皿也有刻意的讲究,各级贵族因身份地位不同,使用不同规格的盛食器,也称为礼器。

  礼器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陈元甫解释:当时礼制有规定,一般百姓家里是不可能使用礼器和乐器的。亭子桥窑址的发掘表明,这是一处专门为越国王室和上层贵族烧造高档次生活和丧葬用瓷的窑场。

  从以往考古实践看,中原一带的诸侯国都用青铜器作为礼器,而这次出土的越国礼器,却都是仿青铜的瓷器。多了一个“仿”字,却能说明很多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远古的时候,部族有人死去,活着的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并没有死,而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活着的人出于友爱的心理,把死人当作活人一样供奉,用礼器和乐器随葬。

  “为什么江浙的越国大墓都不直接用青铜器随葬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青铜器研究专家曹锦炎说,“越国的青铜原料比较珍贵和稀缺,当时越人比较务实,他们把青铜原料主要用在兵器和生产工具上,以加强军事发展增强国力,随葬品就用仿青铜器的青瓷替代了。”一个佐证是,目前流传下来的越国青铜文物,大多是兵器和生产工具等。

  同样,令许多人不解的是,“当时越国都城在今日的绍兴,德清离绍兴路途遥远,为什么要将这种重要的窑场放在这里?”

  考古学家分析,估计亭子桥窑址生产的年代是越国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吴越两国战争频繁,德清在战国时期,位于“吴国之南疆,越国之北陲”,也就是吴越两国的交接地带。越王勾践灭吴后,德清归越。

  还有学者认为,越国曾有一段时间将中心放在安吉,安吉城市周边布满了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安吉、德清一带肯定属于越国比较重要的地区,而安吉离德清很近,否则窑场也不会选址这里。

  另外,这里有丰富的高岭土,它是制作青瓷必备的原材料;烧窑需要水,将烧成的器物运往全国各地也需要有水路通行,窑址附近的东苕溪无疑是最好的水源和交通运输通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5 专家们解释:一个“仿”字说明当时的越人很务实 2008-4-28 浙江日报000152008-04-28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