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两千年前的精美瓷乐器会唱歌
· 当地村民说:
没想到耕种翻土一锄头挖出个大宝贝
· 专家们解释:一个“仿”字说明当时的越人很务实
· “隔壁邻居”称:浙江德清是无锡鸿山大墓出土礼乐器的生产地
· 考古队坚信:
找到窑床比发现瓷器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隔壁邻居”称:浙江德清是无锡鸿山大墓出土礼乐器的生产地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青瓷的成熟烧制年代在东汉”,此前的瓷器称为原始青瓷,两者的区别在于——成熟青瓷达到了现代瓷器制作的要求与水平,这么算来,亭子桥窑址烧造的战国青瓷应属于原始青瓷。

  而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碗、瓷杯、瓷盆等日常器皿,还有仿造青铜礼器、乐器等的高档瓷器,许多产品都显得烧成温度很高,胎质细腻坚致,釉面匀净明亮,釉色泛青、泛绿,胎釉结合良好,产品质量已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特别是亭子桥窑址产品中,有一大批烧成很好、体形硕大厚重的大型器物,如高近50厘米、底座直径达60厘米、胎体厚达2厘米的悬鼓座,高48厘米、腹径35厘米、胎厚2厘米的镂孔瓶,高17厘米、口径达35厘米的三足盆,还有众多高30-40厘米、腹径40-45厘米左右的罍与罐等。烧造这类胎体特厚的大型器物,从成型到装烧,再到烧成温度的控制,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和难度。这些大型器物的烧制成功,代表了亭子桥窑址原始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更体现出亭子桥窑址已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

  一直以来,陶瓷界都将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产品认定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成熟青瓷。而亭子桥烧造的成熟青瓷,将中国青瓷的起源往前推了600多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龙泉窑发掘领队沈岳明这样认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在浙江的绍兴、杭州、余杭、长兴、安吉、海盐等地的一些大型越国贵族墓地中,出土过大量高质量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2004年,江苏无锡鸿山发现的大型越国贵族墓里,出土了500多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乐器,这一发现轰动了国内考古界和古陶瓷学界,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然而,这些精美的青瓷究竟产自哪里?这个一直困扰着考古学界的难题,也一直成为素有“青瓷发源地”之称的浙江的陶瓷研究专家们寻找它的动力所在。

  其间,浙江省陶瓷专家多次到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实地考察,对出土的如此精美的文物赞叹不已,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其中原始青瓷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德清县博物馆研究员朱建明如是说。他们结合德清县已经发现的这一时期原始青瓷窑址群,以及苏南与浙北邻近的地理位置、便捷的水上交通,萌发出“无锡越国贵族墓出土原始青瓷的产地是否在德清”的猜想。

  2007年,德清亭子桥窑址的发掘无疑给沉寂多年的古陶瓷界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曾为自家宝贝四处寻找“出生地”的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无锡鸿山越国大墓发掘领队张敏也多次造访德清,今天当他再次面对这2000多年前的窑址时,无数的意外令他激动不已:鸿山等越国贵族墓葬出土的大部分原始瓷礼乐器,如作为礼器的鼎、豆、提梁壶、罐、盆和作为乐器的甬钟、铃、鼓座等均在亭子桥窑址找到相应标本,且该窑址出土器物的纹饰、造型比鸿山墓里的更精美——“不同产地的瓷器,其胎泥成分不同。因为在亭子桥出土的原始瓷胎土成分与鸿山墓原始瓷礼、乐器的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德清原始瓷窑群就是这类产品的集中产地,它的出生地就在这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5 “隔壁邻居”称:浙江德清是无锡鸿山大墓出土礼乐器的生产地 2008-4-28 浙江日报000152008-04-28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