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一个年过七旬的华裔老人
追逐80年前父辈西部教育发展的梦想
· “公益性格”正成为
“80后”的自觉选择
· 一个学计算机的博士生
凭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受褒奖
· 携手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资助的效应有了“延续性的示范作用”
· 钱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社会应该形成一种“捐赠的文化”
· “给予”的快乐:两代人的教育梦想接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学计算机的博士生
凭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受褒奖

  27岁的杨易,现在还是浙大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普通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他的专业做的并不赖,今年,连续有两篇专业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不过,要不是今年的“百人会英才奖”,很少有人知道他更多的故事。

  “百人会”,是由一批在世界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华裔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组织,成员包括马友友、靳羽西等。“百人会英才奖”则是该会专为中国研究生设立的奖项,今年在全国只评选28人,是从清华、北大、浙大、复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中遴选出来的,杨易是其中的一位。

  “杨易的获奖,更在于他在公益助学领域方面的贡献。”百人会项目经理廖美淇说,“这旨在启发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胡氏教育基金”是由美籍华人胡余锦明女士创设的,杨易是最早的推动者之一。该基金支持的中西部助学项目,在2007至2008年度扩大了资助范围,预计今后每年将资助近六百名贫困学生。

  4月8日,杨易到北京去领奖。离开杭州时行李很少,连西装都没带。结果,他一不小心成了当日唯一一个穿着运动服去领奖的获奖者。

  颁奖典礼是在清华大学的礼堂进行的。就是这个“衣着毫不得体”的获奖人,被主办方邀请上台发言。台下的听众,包括谷歌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微软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张亚勤等。

  他的话,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易在致辞中这样说:“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简单来说,人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种——给予者和索取者。我觉得,‘给予’总是比‘取得’,更让人快乐。”

  杨易说,在过去几年,以及将来的更长时间,他都十分快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一个学计算机的博士生
凭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受褒奖
2008-4-23 浙江日报000102008-04-23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