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袁恒通:传承“国纸”第一人
· 培育艺术美与
心灵美的摇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美院当年是由一批海外归来的学子创办的。在首批20多位教师中,除了潘天寿、李苦禅等少数几位国画家以外,都有留洋的背景,其中还有五六位外籍教师。创办者们始终把传承中国艺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他们看来,引进西方艺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发展“东方新艺术”。
培育艺术美与
心灵美的摇篮

■本报记者 何安丽
  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委托林风眠在西子湖畔创建中国首个国立艺术院时,曾以卓越的远见,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他对艺术教育的期盼,不是仅仅培养几个艺术家,而是高度重视审美对于民众心灵的哺育作用,希望用美来唤醒人心,提高国民的民族意识。

  如今80年过去了,他的这个愿望已经在中国美院80年的历史中得以实现。这些天,借助对中国美院80年建校历史的梳理,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美育在培育民族精神,感化人心中的作用。

  

  从祟拜西方到回归家园

  在中国美院的历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大批后来成为大师级人物的艺术家,当初抱着对西方的祟拜漂洋过海,负笈留学,在刻苦学习西画的过程中,发现的却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在祖国艺术的感召下,回归家园。

  林风眠,这位中国美院的第一任校长,1920年刚到法国时,对西方绘画充满激情和祟拜。在他看来,自己是中国人,到国外应该多学些中国没有的东西。于是,他刻苦地学习西洋画的写实技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最爱画细致写实的东西”。

  可是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几幅作品拿给导师扬西斯看时,导师很不满意,批评他学得太肤浅了。导师很严厉地对他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

  导师的话让他幡然醒悟:模仿不是艺术,只有鹦鹉才去学舌。此后,他听从导师的建议,到法国的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对着东方的古董鉴赏和临摹,开始了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这段经历形成了他后来“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想,也形成了他融合中西绘画传统的“林风眠体”绘画风格。

  保存至今的1949年2月吴冠中写给远在祖国的吴大羽老师的一封信,也许能更清晰地让我们看到大师们当时的思想轨迹。信中说:“在欧洲留学一年多以来,我考验了自己,照见了自己。往日的想法完全是糊涂的,在绘艺的学习上,因为自己的寡陋,总有意无意祟拜着西洋。今天,我对西洋现代美术的爱好与祟拜之心念全动摇了。”如果绘画仅求一点视觉的清快,装点一角室壁的空虚,便毫无伟大祟高可言。因为园里的一株绿树、盆里的一朵鲜花,也能给予同样的效果。艺术的生命在于真情与土壤。他向老师表达了这样的心声:“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1950年,当3年公费学满,他一口拒绝了导师要替他申请延长公费留学时间,毅然回到了祖国。

  1936年,英国伦敦举办了一个“中国艺术国际展览”,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中国古代字画、玉器、雕塑、青铜器,精美绝伦的中国艺术品轰动了欧洲。当时正在法国留学的美院第一届学生曾竹韶正好在伦敦考察,他看过展览后心情激动,立即回巴黎号召留法巴黎艺术学会的全体会员前往参观。展览激起了爱国心,学雕塑的曾竹韶意识到,中国古代的雕塑之优秀,绝不亚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从而萌发了回国继承宏扬中国雕塑艺术的想法。

  身为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多艺术家在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中国艺术之美?1985年,著名画家赵无极回母校讲学,一位法国电视记者与前来听课的湖北美术学院的尚扬的对话,或许可为注解。法国记者问:“赵无极的油画中有许多空、虚的地方,这与中国画十分接近。奇怪的是为什么赵无极是在巴黎发现了中国绘画的精神?”尚扬答:“因为他到巴黎之后,有机会将两种文化进行比较,他在比较中发现了中国绘画的伟大之处,因此把它拎得很高。”

  艺术赋予了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们能够迅速地在比较中分辨优劣。这正是美育的力量。

  艺术哺育文化自觉

  中国美院当年是由一批海外归来的学子创办的。在首批20多位教师中,除了潘天寿、李苦禅等少数几位国画家以外,都有留洋的背景,其中还有五六位外籍教师。但是,创办者们始终把传承中国艺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他们看来,引进西方艺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发展“东方新艺术”。这种可贵的文化自觉,源于他们对中国艺术的爱。

  这一点从美院早期的教学体制上也可以看出来。当时学校不像其他艺术院校那样西画、国画分别设系,而是二者同属于绘画系,学生必须兼而学之,主修一门。像赵无极主修油画,同时学习国画,他的老师分别是潘天寿和留法归来的吴大羽。

  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为传承民族艺术呕心沥血。老校长莫朴在任期间,将素描引入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与教学,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等成功地运用素描的方法,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藩篱,创造了充满时代特色的浙派人物画,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老校长肖峰提出了油画的民族化问题,主张从形式和内容上去创新民族油画。为此他要求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了解群众的所喜所爱,研究学习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为发展传统艺术,1986年,美院开创性地引进与中国同样具有编织传统的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万曼,设立万曼壁挂工作室,为传统出新注入了新活力。在万曼的影响下,美院的青年艺术家们,把彩陶刻符、丝竹玉器、青铜碑帖、甲骨瓦当等材料运用到壁挂创作中,成功地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壁挂,这些作品在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展出后,中国的现代壁挂从此走向世界。

  如今,在中国美院,传统艺术精神、传统艺术理论被作为学院学术思想的核心和最基本的课程,系统地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通过中国画、书法、中国画论等课程的传授,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学生。

  在师生们的创作中,民族文化的转挪和借取的方法受到普遍的重视,各种艺术创作都被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记。人们看吴海燕设计的时装,最时尚的样式里有中国画的元素;走进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区,仿佛行走在一幅巨大的山水画里;观赏《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动画电影,那生动的造型是用中国水墨画完成的……就连那些最西化的油画、雕塑,刻画的也是中国历史、中国景物。

  美的教育塑造美丽心灵

  2007年,中国美院出了一位感动浙江、感动全国的人,那就是“千里走单骑,献上救命血”的青年学子毛陈冰。这位学艺术的女孩,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贵州山区的侗族农妇因找不到相匹配的稀有血型生命垂危,立即瞒着家人和朋友,只身一人,坐火车、坐飞机、坐汽车,千里迢迢奔赴贵州,为素不相识的农妇无偿献血。

  这个动人的故事通过媒体的传播已广为人知。人们在感动之余也在思考引导毛陈冰这样做的原因。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的分析不无道理。他说,“我是将之看作一种人类最为朴实的美,我是将之放在今天的人文精神的视野中来看她的意义。人文精神正是将人类的关怀放在自我关怀的位置上,去由己及人地观照事物、返观自己。当我们试图这样地来认识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正在接受一种洗礼。”

  美育的宗旨,就是培养美的人格,美的心灵。人们在发现美、创造美、接受美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产生对社会、对时代、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毛陈冰的行为在中国美院并非特例,其实在许多校友身上,都体现着这样的情怀,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校友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令人过目难忘。在“父亲”那饱经风霜铁打铜铸般的脸上,流露出的却是牛羊般善良的目光。在这幅作品上,人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对艰辛生活的承受和担当,也看到了作者对农民深深的爱。曾经当过大巴山农民的罗中立,始终对大巴山的农民有着对“父亲”一般的感情,几十年来,他坚持画农民,画大巴山,经常回到当年插队的地方,体验农民的生活,还以大巴山圆塔形的砖窑为原型来建造他的房子,把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和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艺术有两条路,小路作品娱人耳目,大路作品撼人心魄。而那些大路作品,只能产生于对时代、社会、人民的深切关怀之中。在美院校友们的作品中,从莫朴的《南昌起义》、肖峰的《辞江南》、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蔡亮的《延安火炬》、全山石的《宁死不屈》、王德威的《英雄的姐妹》,到舒传曦的《地球——人类之母》、方增先的《母亲》、潘鸿海的“水乡绘画”……无不渗透着艺术家对祖国和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深情关爱。

  中国美院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场馆之一“城市生命馆”,同样体现着美院师生对社会的关注和担当。在这个馆里,金融商贸被设计成城市生命的造血系统,交通物流成消化系统,环保绿化为呼吸系统,文化教育是神经系统。设计者还设计了城市五门来提醒人们,解决人口、战争、恐怖、生态、虚拟化对人的改造等问题,才会迎来城市的更生。在这里,艺术家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转变成了艺术,并以此激发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的社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培育艺术美与
心灵美的摇篮
■本报记者 何安丽 2008-4-18 48256F32002924A64825742C000A4D87[A1-何安丽≈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