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大家都来买只“爱心篮”
· 钢价连涨4周后
盘整回落
· 海南种瓜
杭州卖瓜
· 一台笔记本电脑,轻松引领巨轮入港
· 汽车“喝”油“喝”坏了“肚子”
· 500员工春游去
· 妈妈宝宝全身“淌金”
· 本周又有新基金发行
· 投资股市关注三条主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富阳新三村农民用雪压残竹编制出了式样不同、结实美观的竹篮,是很好的塑料袋替代品,他们希望——
大家都来买只“爱心篮”
本报记者 嵇哲 通讯员 张健康
  这几天,富阳市湖源乡新三村的村民们非常忙碌:从山上背下一根根被大雪压断的残竹,经过取料—剖篾—刮篾—编织等数道工序后,一只只或小巧精致、或大方实用的竹篮就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富阳,这种竹篮有一个充满温情的名字——“爱心篮”。

  据悉,今年富阳市有39万亩毛竹被大雪压断、倒伏,山区农民丧失了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当地一些企业在努力收购受灾残竹,但其中绝大部分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到二度(两年为一度)的嫩毛竹,因为木质化程度不够,几乎无法加工利用。

  新三村是全乡毛竹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全村6000多亩毛竹受损严重。看着大量的受灾嫩毛竹堆在村口无法出售,村民们动起了脑筋:嫩毛竹无法加工成竹胶板和竹炭,但因为比较柔软,是编竹篮的好材料。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都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那逐渐被人们冷落的竹篮是否会重新焕发生机呢?

  村委会主任颜宝荣算了两笔账。一笔是市场账:就算以后一角钱一只塑料袋,一天用一只,一年就要花30多元;而几十块钱一只的竹篮,至少可以用十年以上。富阳一户家庭买一只竹篮,就有20万只竹篮的市场,那全杭州呢?全浙江呢?

  另一笔是收入账:年前毛竹原竹的价格是每百斤36元,现在已经跌到28元;随着受灾毛竹的集中采伐,价格还要进一步下跌;如果把受灾毛竹加工成竹篮,每百斤毛竹就相当于卖出了200元,而且村民在家里就能编织,不像外出务工这么辛苦。

  何况,新三村有编竹篮的传统。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有一个竹编厂,后来因为塑料袋的冲击被迫解散。村里还有三四名技艺精湛的老篾匠,材料、工具、老师都齐全。

  说干就干!村民们请来了75岁的老篾匠孙才松当老师,村中心的祠堂变成了大教室,10多名农村妇女当上了首批学员。孙才松说,徒弟们刚上手,一天只能编两三只竹篮。等技术熟练了,一天就能编五六只了。

  因为不知道城里买菜的“马大嫂”们喜欢什么样的竹篮,村民们编织了圆形、椭圆形、方形等不同样式的竹篮,准备送到城里试销一下。另外,因为现在技术还不熟练,无法大批量生产。作为纯手工编织的竹篮,每只要40元左右,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得知村民的疑虑后,陪同我们采访的富阳市林业局局长朱喜根当场表态:全市的农口部门可以先订购460只竹篮,为村民提供了首批启动资金。林业部门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培训资金,尽快让更多的村民学会编织技术。富阳当地还有一家竹制品加工厂,生产出口用的花篮,可以让他们提供一部分机械加工的篾条,这样,随着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竹篮的成本。

  采访快结束时,颜宝荣拉住记者说,能不能帮他们在报纸上呼吁一下,让城里人都来买他们编的竹篮。最好能和超市、商场之类流通企业挂上钩,批量购买竹篮。如果能在当地形成竹篮产业,那么对几乎无法利用的受灾嫩毛竹来说,将开辟出一条新的利用途径;对受灾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增收的好办法。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受灾村民期盼着您的爱心。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和新三村村委会联系:0571—63515671。

  (本报杭州3月16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8 大家都来买只“爱心篮” 本报记者 嵇哲 通讯员 张健康 2008-3-17 48256F32002924A64825740E0040E2F7[A1-嵇哲≈B1-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