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民间藏宝:告诉你一个个百姓故事
· 敦煌艺术京城显魅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浙北水乡德清,一个民间藏宝大会引来了众多的关注目光和持续的参观热。在这里,也许你看不到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但一件件貌似无奇的藏品,或曾沐浴过繁华锦绣的时光,或曾历经过坎坷流离的沧桑岁月。
民间藏宝:告诉你一个个百姓故事
■本报记者  章瑞华  通讯员  李剑民
  春寒料峭,一场数十年未遇的大雪,让今年春姑娘的脚步来得格外蹒跚。然而,在浙北水乡德清,一个民间藏宝大会引来了众多的关注目光和持续的参观热。“百姓珍藏,万人共赏”。500多件来自社会各界的民间收藏品,十多万来自省内外的游客观众,首届德清民间收藏展一时成了春节期间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热门话题。

  发黄的老照片,粮票、布票、糖票甚至还有高考准考证……所有的藏品全部来自民间百姓。在这里,也许你看不到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但一件件貌似无奇的藏品或曾沐浴过繁华锦绣的时光,或曾历经过坎坷流离的沧桑岁月,告诉你一段段令人难忘的往日历史。

  藏宝故事1

  “江南风筝王”独创的羽毛风筝

  [藏宝主人]张志刚,今年65岁,德清县美术公司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艺术研究会理事,湖州市风筝协会副主席。

  [记者目击]元宵节的前一天,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武康吉祥花苑的张志刚家,一抬头便看见他家的客厅里挂满了几十只大小不一的五彩风筝,琳琅满目。就在德清首届民间献展活动拉开帷幕的第一天,老张便将他珍藏10年且屡获殊荣的“山鸡羽毛风筝”,交到了县博物馆负责人手中。

  年逾六旬的张志刚原先在医药公司上班,但业余爱好风筝制作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人称“江南风筝王”。在做过的所有风筝中,老张最得意的是羽毛风筝。“我的这一独创,灵感来自于湖州羽毛扇。”张志刚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制作的风筝基本上都是绘画风筝。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志刚有幸参加了山东潍坊风筝节。回来后他就在琢磨:能不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果把羽毛贴在风筝上,效果会不会更好?说干就干,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他首次尝试用羽毛制作的“老鹰风筝”问世了。

  回想起羽毛风筝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老人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故事:在比赛现场,许多人面对闻所未闻的羽毛风筝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引发了一场争论——它是风筝中的精品还是标本?因为张志刚做的风筝实在太逼真了!“凡是能够飞上天的,它就是风筝。”争论到最后,裁判们得出一致意见。在那次比赛中,张志刚的羽毛风筝果然成功飞天,代表浙江拿回了全国亚军的奖杯。从此以后,羽毛风筝开始扬名,张志刚也常常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交流比赛,屡屡获奖。法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留下了羽毛风筝飞上天穹的踪影。许多杭州市民记得,数年前全国第七届艺术节在杭州举行,老张在西湖湖面上放飞了一只面积达78平方米、绘有七艺节荷花标志的巨型风筝,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瞩目观赏,一时成了西子湖畔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据张志刚介绍,他制作的羽毛风筝先后被欧美许多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收藏,唯独这只展翅有1米长的“山鸡羽毛风筝”,是自己在制作风筝20多年中最喜爱的一件作品,他曾带它参加了多次国内外的专业赛事。老人说,由于自己首创了羽毛风筝,用羽毛制作风筝不仅取代了传统风筝的绘画,更能使风筝色泽鲜艳、形象逼真。一旁的老伴悄悄告诉记者,为制作这只“山鸡羽毛风筝”,老人总共收集了六七只美国七彩山鸡的羽毛,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潜心琢磨,保存过程中还需要经常将这只风筝取出来透气、杀虫。去年,“山鸡羽毛风筝”还参加过首都北京主办的“中国民间一绝”展出,我省首个“文化遗产日”时也曾在浙江省博物馆亮过相。

  藏宝故事2

  弥足珍贵的大师手稿

  [藏宝主人] 郭湧,1931年出生,原德清县文化馆馆长,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群文学会会员,德清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

  [记者目击] “日行田畈少沙尘,桑竹流泉处处嘉。久阔故乡同逆旅,还依北斗望京华。浮家一舸苏杭道,纨绮年光笑耍多。重过长桥风景似,独将华发愧春波。”隽永的诗句,清秀的字迹,隔着一层锃亮的展板玻璃,一代文学大师俞平伯誊写的《南归咏乡》手稿,牢牢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俞平伯(1900—1990),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红楼梦》研究专家,祖居德清县乾元镇南棣杅。人们知晓俞平伯,大多因为他是闻名中外的“红学家”,或是因为他是诗人与作家,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后写过同题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是,在德清文化馆老馆长郭湧的记忆中,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如同一位和蔼的长者。记者面前,郭湧回想起了与名家交往的历历往事——

  1979年春,县里决定创办《莫干山》文学季刊。到哪里去约稿呢?大伙不约而同想到了远在北京的德清籍文学大师俞平伯。素昧平生的老人接到来自故乡的约稿信,二话没说,不到一个月就从千里之外寄回了自己亲笔抄录的诗稿。记者看到,一页发黄的300字方格稿纸上,大师恭恭敬敬誊抄了记叙1955年回归故乡时创作的《南归咏乡》诗歌三首,字字工整,笔笔清雅,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汩汩情谊。在堆满了书刊的书房,郭湧一边翻阅当年出刊的《莫干山》杂志,一边与记者追忆与多位名家的神交。茅盾专门送来的刊名题字,陈昊苏同志特地转交的满满3页陈毅元帅《莫干山》书法手迹,还有夏衍、周谷城、苏步青、夏承焘等大家的来信来稿。那时候杂志不付稿费,文章刊登后只是寄上几本样刊,然而名家们从来不计报酬,只要写信求稿,马上就有回音。

  自幼喜好写作的郭湧,1944年在山东老家入伍参加八路军,南下转业后一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时间。他创作的越剧《干将与莫邪》、《东坡圆月》、《鸭司令》、《琼玉璧》,话剧《新婚第二天》、《斑竹泪》、《周老头送礼》等,上演多年来让水乡百姓记住了他的名字。1989年10月,由他执笔的电视剧《莫干剑》搬上荧屏,并在湖州市首届戏剧节上获得大奖。从爱好文学写作到与名家打交道,再到收集名人手迹手稿,老郭一直乐此不疲。“在创作中感受快乐,在收藏中得到收益。”临别之际,老郭悄悄给记者递来一本由他担任主编的《德清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480页50万字,捧在手上沉甸甸的,看得出来,生于齐鲁大地的他已经深深扎根在江南水乡的文化沃土之中了。

  藏宝故事3

  当作传家宝的《国庆观礼证》

  [藏宝主人] 姚绍泉,1945年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校,中学一级教师,原德清县三桥中学理、化、生教研组长,三桥镇文化教育专职干事,镇科技协会秘书长,从教38年,现已退休。

  [记者目击] 退休在家的姚老师看上去神清气爽,找到他的当天,德清县首届民间藏宝展刚结束。姚老师从玻璃橱窗里取出他珍藏多年的《国庆观礼证》,记者得以近距离看到这件他的“传家宝”:这是一块宽3厘米、长约12厘米带飘带的绿色绸缎,上面印有国徽图案,国徽下面是“国庆”几个大字,最下端标出了观礼的位置“东1台”和观礼人的编号“第0513号”。

  这普通的一张国庆观礼证,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是一生的珍宝。“我一生平平淡淡,40多年前的国庆节让我终生难忘。”说起往事,头发已花白的姚老师眼光中闪出了激动的亮光。为了能见到毛主席,国庆日前夕,22岁的湖州师范学生姚绍泉和8名同学自打背包,扛上红旗,打算步行到北京。走到江苏,阴差阳错上了火车,30个小时后被接进北京64中,一下子成了“毛主席请来的客人”。

  就在乡下孩子初进京城迷茫激动之时,又一个喜讯接踵而至。姚绍泉和另一名吉林延边的朝鲜族学生被选为特别代表,参加建国十六周年庆典观礼。就在那时,他拿到了这张《国庆观礼证》,“那历来是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奖章获得者才享有的待遇啊!”带着观礼证,兴奋、激动的姚绍泉在新鲜与期待中,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旁坐了一夜。

  “10月1日上午9时50分,伴随着雄壮的乐曲,毛泽东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我站的位置与城楼50米左右,一见毛主席,我热泪一下涌了出来……”姚绍泉回忆往事,如在昨天。庆典结束后怎么回住处的,姚老师至今也想不起来。后来回到家中,他还仔细观看了中央新闻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上面果然找到了他的特写景头。

  怀揣这张特殊的《国庆观礼证》,带着那份幸福感、荣誉感,姚绍泉师范毕业后积极报名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1969年,他动员新婚妻子双双扎根莫干山麓的筏头乡百家坞村小学,一家人拿着工分,住在畜牧场,从此在德清西部山区辗转施教30余年,期间不管是担任学校炊事员、图书管理员还是教师,他都牢记毛主席倡导的师范生“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教诲,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装一桶水”,中专毕业的他又自学获得了两张大专文凭,50岁时还赶到省城杭州自费学习法律专业。“我是个普通教师,一辈子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扎根基层默默任教,多年来虽然搬家多次,好多东西都找不到了,但这张国庆观礼证我一直珍藏着。去年县里征集民间藏宝,又勾起了我的回忆。”抚摸观礼证,姚老师深情地说:“这张特殊的《国庆观礼证》,我将作为家里的传家宝,一代代传藏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周末特刊 00013 民间藏宝:告诉你一个个百姓故事 ■本报记者  章瑞华  通讯员  李剑民 2008-3-14 48256F32002924A6482574040036D688[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