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要闻
3  4  
PDF 版
· 一路公交车 引出大格局
· “逼”出来的风景挺美
· 大部门制:为何大?如何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部门制”尝试·成都卷:
一路公交车 引出大格局
  开通一路公交车

  竟然拖了18个月

  成都“大部门体制”探索实践的突破起于细节。2004年初,成都大学一位教授给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开通一路到郊区十陵镇的公交车。因为随着城市发展,成都大学已迁至十陵镇,全校14万师生面临“进城难”。

  然而,开通一路公交车这事竟然拖了18个月。因为按当时的管理体制,城市公用局负责城市公交和出租客运,是“管城里头”的;交通局负责长途客运和县(区)市之间的出租客运,是“管城外头”的。结果是,城里的车开不出来,城外的车开不进去;有车的部门建不了站台,有站台的部门管不了车。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锦江流入成都后,分别为水利局、市容环卫局、市政公用局、国土局和府南河管委会等五个部门管理。一年夏天,突降暴雨,河边一条道路的下穿隧道被淹没,几天水都没抽出去。原因很简单,平时多头管水,遇到突发事件,没人牵头负责,不肯出钱、出人、出力,耽误了时间。

  大熊猫保护归林业局。一到冬天,成都周边山区经常发现病饿的大熊猫,虽然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在咫尺,但由于另归其他部门管理,林业部门往往要舍近求远,将大熊猫送往较远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这些事情暴露出传统管理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这就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的现象。”

  不是回到大权独揽,

  而是集中精力做事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把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农、林、水和交通当作了“突破口”。从2005年初起,成都市开始了一系列的机构撤并:撤销农牧局、农机局,成立农业委员会;撤销林业局和城市园林管理局,组建林业和园林局;组建水务局,对全市城乡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和管理;撤销市交通局、市政公用局,成立交通委员会……

  按成都市的改革思路,这些新组建的大部门,并不仅仅是改个名称,而是在对部门职能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把职能和管理范围相近、业务性质雷同的部门合并,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大事、快办事。

  “这些大部门,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权独揽,而是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葛红林代表说,这种“大农业”“大林业”“大水务”“大交通”的新格局,可以理顺关系、优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新组建的水务局为例,它将对成都市的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河道、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所有涉水事务实行城乡统一管理,结束了“多龙管水”的局面。

  交通委员会则总揽负责全市城乡的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等,既管城又管乡,既管规划又管协调,打破了交通各自为政、多头执法、责任推诿的局面。

  十几个小时之内

  疏散60多万旅客

  2006年初,一场大雾突袭成都。高速公路关闭,多条铁路支线也停开。60多万旅客涌入成都各大汽车站,情绪不安,形势紧急。

  新组建的成都市交委马上从公交公司抽调100辆公交车投入短途客运,再把短途上的中高档车抽出加强长途客运;请公安交警部门配合,为载满旅客的长途客车开道。十几个小时之内,便化解了这一春运期间的大难题。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就麻烦了,要协调几个部门,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行。”葛红林代表说。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9 一路公交车 引出大格局 2008-3-11 48256F32002924A648257408004AF49E[A0-新华社记者≈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