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说起姚金虎,许多职工都竖起大拇指:“要维权,找老姚。”有时遇到几百元的工资纠纷,姚金虎不用出门,一个电话打去,拉上几句家常,事情就会妥善解决。这名在街道干了12年调解维权工作的老工会干部,凭着在基层岗位积累下来的良好人脉和对业务知识的精通,受到了职工和企业的信赖。
“和事佬”不能只靠嘴皮子
长河街道聚集了上百家企业,有4万多外来人口,过去不少企业主法律知识较欠缺,劳资纠纷等矛盾相对较多。一次,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想大规模裁员,又没跟员工结算经济补偿金,26名员工集体跑到街道工会投诉。姚金虎安抚好大家的激动情绪后,选了几位代表一起去企业沟通,临走还不忘带上几本相关的法律法规小册子。一开始企业主态度挺强硬,职工们提出的要求也多,老姚就一边摆事实,一边讲道理,恳请双方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上,各自稍微让让步。由于他对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吃得透,之前的账又算得明,原本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最终企业主当场同意支付各类补偿金共46万元。当调解结束时,已是深夜12时,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的姚金虎这才舒了一口气。
“帮职工说话,并不一定要和企业对立起来。”老姚告诉记者,彼此间的沟通很重要,他们这些“和事佬”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事情解决得双方都服气。有时一些企业欠员工工资,如果数目不多,老姚就会劝他们少抽几包烟、少喝几瓶酒,在像朋友一样的说说劝劝间,把事情处理妥善。
“倒贴钱”的“娘舅”
有时,调解工作不仅“赔时间”,还“赔钱”,姚金虎从不计较这些。一次,一家皮件厂的一位员工没请假就擅自回家近10天,企业作出了不发其剩余工资的处罚,总共1000多元。员工回来后立刻向区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工作人员多次到企业调解,但企业主坚持不返还扣罚的工资。老姚闻讯后主动去联系,凭着多年来和企业交往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反复做思想工作,企业主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提出要这名员工写份检讨。老姚又去劝说员工,讲明他犯错在先,请他写份检讨。当员工把检讨拿来时,企业主碰巧出差,姚金虎生怕节外生枝,就掏出1000多元钱,先行垫付了这位员工的工资。
还有一次,一位理发店老板欠3位员工的工资,却一下子拿不出来,老姚就主动借了1500元钱;去年9月,他为一名职工催讨工资时,发现企业主无力支付,二话不说就拿出4000元……像这样“倒贴钱”的事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有时妻子忍不住会责怪他 “什么时候轮到你当老板了”,可老姚总是一句带过:“我们再怎么样,也不比那些讨工资的人困难吧。”
去年,长河街道在姚金虎的带领下,率先在全市组建了街道工会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站,公开举报电话,并建立了一支由28人组成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员队伍。为宣传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老姚又带着工会干部连续跑了60多家企业,为他们讲解职工维权具体程序。从去年至今年2月底,姚金虎共调解处理了案件65起,为职工讨回工资和工伤赔付金72万元,没有一起调解进行复议。